今年4月,亳州市谯城区市场监管局收到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结果通知书,检验结果显示安徽正益肉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糖醋蒜二氧化硫残留量项目不符合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遂立案调查。
上门代厨、上门收纳整理、上门推拿、上门养老……近年来,各类上门服务新业态涌现,“上门经济”渐热。媒体调查发现,目前“上门经济”面临监管存在盲区、消费者维权难、取证溯源难等问题,亟待加强规范引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人倾向于花钱买服务。互联网发展及智能手机普及,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预约服务。“上门经济”正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专业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碰撞后产生的“新火花”。上门服务快捷方便,服务内容涵盖生活方方面面,不仅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激发消费潜力,还创新营销模式,拓宽就业渠道,为市场经济输入新鲜血液。
“现在申请消费贷很方便,在手机上按照流程操作,很快就能贷到款。”7月9日,家住合肥市经开区的刘燕告诉记者,小孩下半年上一年级,家里重新装修了儿童房,“添置新床、书柜、书桌,我都是从银行申请的消费贷。”
近两年来,置办家电、给孩子报名兴趣班……消费信贷帮了不少忙。刘燕说,消费信贷可以随借随还,很快就能到账,还经常有一些优惠活动,比较符合自己的消费习惯。
近日,芜湖市大江市集迎来了一件新设备——家政智慧屏。用户在屏幕上可以非常便利地挑选自己需要的家政服务,并且可以直接预约。
“根据姓名、手机号等基本信息查询,我还可以查到他是否备案国家公安、征信系统,是否接受过正规专业的技能培训,是否拥有上门服务资质等。”在智慧屏上下单了保洁服务的芜湖市民张先生说,在智慧屏上下单,一目了然,既方便又放心。
7月3日,合肥市蜀山区海卉花市鲜花饰品、特色小吃摊点前人头攒动,这里是不少市民夜间消暑纳凉、消费购物的好去处。充满“小而美”和“烟火气”特色的夜市经济在拉长经济活动时间、增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的同时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本报通讯员 陈三虎 摄
炎炎夏日,用电量剧增,不仅仅是老百姓家用空调所产生的电费大幅增长,工商业用户的用电量明显提升。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迎峰度夏(冬)期间用电峰谷时段划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7月1日起执行。
迎峰度夏期间,安徽工商业用户电价政策,有哪些优化调整呢?其中,主要有优化7、8月份100千伏安及以上的工商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执行时段,调整季节性尖峰电价,持续开展应急跨省购电预告等几大变化。
本报讯(记者 彭园园)近日,省商务厅在芜湖举办2023年全省跨境电商现场会暨跨境电商系列培训启动仪式,学习借鉴芜湖市跨境电商经验,总结交流全省跨境电商做法,推动全省外贸扩规模优结构。
近年来,我省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平台建设形成新格局、主体培育激发新动能、配套体系构筑新环境、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由2017年的28.4亿元增加到2022年305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今年1月至5月,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139.9亿元、增长38.8%。
本报讯(记者 王弘毅)记者近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信用中心日前发布了最新一期城市信用监测月报。其中显示,今年5月,我省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稳中有进。
据悉,合肥市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居第7位,安庆、马鞍山、铜陵3市排名进入全国261个地级市前10位,分别有6个市、7个市、11个市、13个市进入地级市前20、前30、前40、前50位,数量均居全国第1。7个市排名较上月实现提升,其中宣城、安庆、淮南提升幅度较大,分别是46位、37位、2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