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2023年06月13日 第05版:
  • “山”与“海”,“对口”更要“深融”

    霍山石斛、六安瓜片、皖西羽绒……5月27日至6月2日,在繁华的“上海滩”,来自安徽省六安市的“名牌”产品纷纷亮相,展区人头攒动。借助上海“五五购物节·六安周”活动,革命老区优质产品源源不断“出山入海”,飞入更多上海百姓家。

    这是上海与六安“山海共情”、携手共进的一个缩影。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5月,随着《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出台,上海、六安开始对口合作。2022年以来,六安在沪建立营销渠道91个,销往上海农产品72.7万吨,销售额146.64亿元。六安新签约上海投资项目42个,总投资174.19亿元。今年“五一”期间,15.58万上海游客来六安游玩。六安市12家医院与上海市19家三甲医院对口合作。全市19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与上海学校开展“一对一”校际合作。六安市与上海市双向培养干部2700余名。沪皋产业合作、项目招引、园区共建、文旅合作、民生领域、人才交流均取得突破,“双城记”越唱越响,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 专业“上新”促人才“出新”

    2023年高考落下帷幕,如何选择专业、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关心的热点话题。

    近期,教育部发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新增1641个专业、撤销925个专业。北京邮电大学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大连理工大学新增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推出多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安徽工程大学撤销金属材料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工程等专业……高校专业既有“上新”也有“下架”,事关考生志愿填报,引发广泛关注。

  • 推动互联网公益有序发展

    “身患重病,急需大家帮忙”“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户血本无归”……这些让你心酸落泪的视频背后,很可能是团队精心导演的悲情戏码。近日,抖音针对有账号试图以“助农”“助老”“助困”“助残”为由编造不实场景、实施虚假公益等行为,发布公益内容最新规范,重点围绕“资质认证”“禁止变现”“账号打假”等方面进行治理。

  • 技术进校园不可滥用

    坐姿不端正扣分,迟到了扣分;回答问题正确加分,被老师表扬加分……媒体报道,一些中小学校引入教学管理软件,记录学生在校行为表现,学生一举一动被纳入评分范畴。有的学校甚至将评分结果与评先评优直接挂钩,此举被一些媒体形容为“紧箍咒式教育”。

    这些年,科技在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上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让越来越多学生受益。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科技如何进步,不能忘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如果用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全程监控,自然就变了味。进一步说,这种“紧箍咒式教育”还可能给学生身心造成伤害。试想,学生身处高压环境下,生怕一句话招来“紧箍咒”,久而久之精神负担加重,滋生厌学情绪,何谈健康成长?

  • 严肃执法防止“破窗效应”

    今年以来,餐饮业强劲复苏,势头红火,但同时“舌尖上的浪费”有故态复发之势,反对餐饮浪费不可松懈。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关于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公告》),明确提出商务活动组织者应简约备餐、点餐,如有餐饮浪费将被约谈或追责。

  • 反垄断利剑划出清晰边界

    反垄断就在人们身边,正在革除一些领域习以为常的乱象。这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公布2023年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第一批13起典型案件后的社会普遍观感。

    垄断既是与市场经济相伴生的顽症,也是窒息市场经济活力的“重疾”。市场监管部门选择民生领域为切口,以一种受关注、可感知方式开展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既取得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经营主体合法经营权益的执法效果,又以严格执法的鲜明态度和威慑力量表明反垄断的常态化方式。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破除潜在显失公平的人为性强制性壁垒和障碍,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内生动力,反垄断执法不仅事关当前经济恢复进程中经济运行的韧性活力,更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风向标”。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