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8日 第12版:
  • 为生态环境“把脉”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是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为对象,以准确、及时、全面反映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目的而开展的监测活动,主要包括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生态质量监测3个方面。

    近年来,我省坚持“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不断深化监测改革,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制度建设、数据质量和支撑效能等取得积极进展。

  • 全过程严管危险废物

    本报讯(记者 夏胜为)“危险废物去哪儿”事关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省政府办公厅前不久印发《安徽省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旨在提升我省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有效防控危险废物环境与安全风险。

    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监管体系;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不低于120万吨/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不低于10万吨/年;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设施布局和能力结构进一步优化。

  • 20条举措服务经济运行向稳向好

    本报讯(记者 夏胜为)免收小微企业及工业类企业转移登记费、推进工业项目“交地即发证”、推进企业和群众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带押过户”……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出台20条政策措施,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经济运行向稳向好。

    20条政策措施力求务实管用,涉及统筹安排用地计划指标、降低企业成本、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等多方面。

  • 当家塘成了“风景塘”

    近日,在桐城市龙腾街道坊正村官塘村民组,整修后的当家塘波光粼粼,两侧种上了垂柳、香樟树,配套建设了长椅、石桌,供村民休闲娱乐。

    据坊正村党总支书记吴方东介绍,去年冬季以来,村里利用桐城市整修当家塘项目资金6.96万元、街道扶持资金2万元,对村里的4个塘口进行了清淤整治,满足周边600多亩农田的灌溉需求。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