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近年来,我省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优势,持续打造“三下乡”品牌,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取得良好效果。
今年,团省委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同开展2023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省117所高校组建17870支团队、363043名师生(其中学生345173名),在22个省、4个直辖市和5个自治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理论普及宣讲、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成就观察、科普教育推广等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不仅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也更多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
入秋时节,记者沿滁州市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来到位于南谯区施集镇花山村旁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这里的巨幅稻田画迎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太美了,美得让人心醉!”早晨6时许,伴着初升的朝阳,家住来安县的退休职工汪霞约了姐妹一起登上稻田画观景台。
近日,记者走进长丰县水湖镇颜湖社区的芡实种植基地,只见一望无际的水田犹如“绿海”,无数片翠绿圆润的芡实叶铺满水面。几位村民正在“绿海”中穿行,忙着采摘成熟的芡实。
“早晨6点钟就过来忙活了,每天能挣200块钱。”村民谢传珍告诉记者。
水里采摘正忙,岸上车来车往。只见工人们把刚采摘的芡实打包装车,送往不远处的简易加工车间。剥壳、清洗、筛选……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七个强省’的目标要求,是全省的必答之问、必考之题。谯城将以‘六区’建设为抓手,从‘锻长’‘补短’两方面发力,保障‘七个强省’目标落细落实。”近日,亳州市谯城区委书记周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谯城区全面推进“六区”(即“世界中医药之都”核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示范区、“华夏酒城”主产区、文化旅游强市优选区、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主城区)建设,现代化美好谯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4.2亿元,在皖北35个县区排名第2位、全省104个县区排名第10位。谯城经开区连续4年进入培育期国家级开发区考核前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