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2023年01月15日 第06版:
  •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开辟发展新赛道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省“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过去五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安徽,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聚变等领域原创成果世界领先,动态存储芯片、制版光刻设备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区位创新能力跃至全国第7位。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一流持续推出创优营商环境举措,坚决落实“十做到”“十严禁”;健全常态化闭环式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工作机制,做到企业诉求“一口收办”。在今年省两会上,企业家代表委员们谈切身体会,说真实感受,就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出建议。

  • ·声音·

  • 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刘庆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可以有效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对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我省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度不高,协同创新实效性不显著。建议加快政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建设,优化并创新产业扶持项目、政策扶持资金、重大科研项目等平台和项目的考核机制,打造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 推动龙头企业引领 加快园区企业创新发展

    省政协委员程磊:我省已在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市相继建设了软件园,推动了城市经济转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我省的软件园还存在缺乏行业龙头企业、专业人才紧缺、入驻企业与大平台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因此,建议抓住互联网大厂降本增效契机,吸引龙头企业落地安徽。同时建立皖籍人才数据库,健全皖籍人才流动机制。加强与名企的深层次交流和宽领域合作。聚焦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领域产业,构建上下游产业生态,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

  • 紧抓数字创意产业新增长点 为经济发展赋能

    省人大代表赵静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做大做强数字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具有高技术性、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特征,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经济发展赋予强劲动能。我省数字创意产业起步晚、发展快,存在政策保障不足、产业发展不均衡、人才培育不完善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有效扶持政策,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调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和培育优质项目,建设高素质数字创意产业人才队伍。

  •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省人大代表李云政:《政府工作报告》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作了重要指示,作为一家受益于科技创新成长起来的企业,我们全力拥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其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核心是人才,路径是平台化、体系化。目前我省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但创新、支撑、发展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增强。建议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提高创新能动性;强化要素保障协调,提高创新效率;加强产业、资本、创新联动,提高创新效益,朝着“科技创新策源地”不断奋进。

  • (本报记者 朱茜 本报见习记者 班慧 整理)

  • 提升皖北区域 协同发展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用事实说话,用数据支撑,过去五年成绩鼓舞人心,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催人奋进。特别是提到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对于皖北振兴意义重大。”1月13日,省人大代表、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余敏辉在分组发言时说。

    余敏辉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皖北地区与沪苏浙城市间结对合作帮扶。淮北与江苏徐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是对接徐州发展的“桥头堡”。然而,由于淮北城市面积、人口总量、经济体量相对较小,承载重大项目稍显不足,两地协同发展还需加强。他建议从省级层面统筹推进,加快推进皖北结对合作帮扶园区建设,促进更多成果落地。

  • 履职尽责显担当

    1月13日晚,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滁州市代表团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虽然已到晚上9时,会议气氛依然热烈,代表们热情高涨,积极发言。

    “本届会议议程安排得特别满,感觉议程更紧凑,可以让大家更深入地交流,提出更多实际的建议。”走出会议室,安徽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厂长、省人大代表唐元兵毫无倦意,满脸兴奋。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