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2023年03月31日 第11版:
  • 绿肥红不瘦

    1

    去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时,是去年秋天。当天,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赶走了旷日持久的燥热,将内心涤荡得清爽澄净。“山里更凉,最好带件外衣”,有人提醒。我摸一摸微微发凉的胳膊,登上了车,无所顾忌,只因胸膛火热。

    想起从前,砂石路总是抗拒车轮的亲近,动不动就将汽车推向半空,我们也就随车跌宕、起伏。现在,车轮与亮油油的沥青公路无缝吻合,平顺丝滑,惬意得想飞。山峦间的水雾愈来愈浓,像一块渐渐合上的幕布,让你对即将开演的下一个节目充满了期待。溪水同秋雨嬉戏,释放沉寂许久的欢畅,遇石腾跃,逢弯急拐,加快奔涌的脚步。郁郁葱葱的翠竹弯下了身子,似乎在同秋雨亲昵,又像是与小溪私语。多么诱人的一抹绿,让人心神俱醉。

  • 三月打蒿正当时

    “长淮三面八百里,七十二水通正阳。”如果从空中俯瞰,淮河与淠河在进入千年古镇正阳关的时候,一左一右,张开臂膀,搂抱在怀中就是孟家湖。孟家湖又名芦柴湖,位于正阳关西南约3公里,北界淮河,东临淠河,西濒汲河,南抵孟家台高冈,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余,面积估约25平方公里。

  • 滥用反转 令人反感

    文娱市场激烈竞争的时代,影视剧吸引眼球、“扬名立万”的法宝是什么?以前,是极尽夸张渲染,制造强烈戏剧冲突,现在加了一样:反转、反转、再反转。

    今年春节档的一部电影,以层出不穷的反转而著称。三分钟一个小反转,五分钟一个大反转,最后再来一个“王炸”反转。故事的戏剧性完全靠反转来推动,前面的情节、对话不断被后面的反转刷新,人物的身份、形象也在反转中不断变化。但不得不说,一两个反转带来的是惊喜,一哄而上的反转带来的是惊吓;人物形象转一次尚可说是立体,转太多就没有了形象可言。更何况情节转来转去,故事逻辑越转越乱,观众脑子越转越晕——一切都经不起深究。

  • 系在农具上的乡愁

    土地流转后,大伯的农具就没用场了。有办民俗馆的人来收,给不菲的钱,大伯却不卖,依旧摆放在厢房里。大伯说,用了一生,舍不得。

    厢房里放着很多农具,犁耙、水车、锄头、钉耙、镰耞、镰刀、铁锹……做田种地需要的基本都有。那张犁是刺槐做的,刺槐树本身就弯成那样,自然形成的犁辕模样。因为木质好,犁辕、犁柱、犁底在泥水的持久浸淫下,生出一层带有汗水和泥土气味的包浆,盖去了原有的纹理。年复一年擦抹桐油浸透出来的色颜,更像是大伯经年日晒雨淋的皮肤,古铜般的黄亮。铁质的犁铧、犁镜、耙齿,被泥土打磨得铮亮亮,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大伯辛勤耕耘的酸甜苦辣。还有那张耙,檀木做的,坚实耐用,耙齿钉在上面一点不松动。被大伯双脚踩得稍有弯曲的耙梁,含着泥土气息,透着精神气韵。而那架水车,吊在墙边,昂起的车头像是在眺望远处的田原。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