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了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二号主席令,根据大会的决定,对这次大会表决通过的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予以任命。
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强的提名,经投票表决决定,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为国务院副总理,李尚福、王小洪、吴政隆、谌贻琴、秦刚为国务委员。
乘着浩荡东风,踏上新的征程。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亿万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之时,出席2023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肩负人民重托,齐聚首都北京,共商国家大计。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看望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同大家倾心交流、深入讨论、擘画未来,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
任命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为国务院副总理;
任命李尚福、王小洪、吴政隆、谌贻琴(女,白族)、秦刚为国务委员;
任命吴政隆(兼)为国务院秘书长;
任命秦刚(兼)为外交部部长;
任命李尚福(兼)为国防部部长;
本报讯(记者 范孝东 朱胜利)3月12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安徽代表团举行分组会议。安徽代表团团长郑栅洁,副团长王清宪、刘海泉、费高云、陶明伦分别参加分组审议。
会议审议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六个决议草案。代表们一致赞成这六个决议草案。
本报讯(记者 范孝东 朱胜利)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召开新闻发布会。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会议期间,安徽团及代表共向大会提交议案14件,全部被列为立法案处理;提出建议377件,其中代表团建议13件。
这些议案建议聚焦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关乎安徽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案由明确、案据充分、方案具体,涉及面广、针对性强。特别是以代表团名义提出的13件建议,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站位全国大局、立足安徽实际、统筹发展民生、坚持延续创新,既十分必要、也切实可行。
本报讯(记者 李浩 张岳)3月12日下午,赴京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住皖全国政协委员,在认真参与各项会议议程、圆满履行职责后返回合肥。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住皖全国政协委员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深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认真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等文件,踊跃提交提案,积极建言献策。会议期间,委员们共向大会提交提案71件,立案63件,内容涉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乡村产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充分展现了住皖全国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我们就要胸怀“国之大者”,发挥安徽比较优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安徽作为长三角同时又作为中部地区的一员,有着特殊的区位和战略叠加优势。近年来,我省找准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不断取得新成效。去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省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万亿元、增长3.5%,总量进入全国前10,增速居长三角首位。
本报讯(记者 汤超)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5个植树节。3月10日下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安徽全民义务植树网已上线劳动尽责和捐资尽责义务植树项目285个,全省完成人工造林13.49万亩、封山育林42.19万亩、退化林修复16.74万亩,分别占年度计划任务的53.96%、40.18%和23.92%,整体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本报讯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杜宏本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11日9时20分在合肥逝世,享年99岁。
杜宏本同志1924年11月出生于北京市门头沟区,1939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至12月,在晋察冀边区平西专署第四民族革命中学学习。1940年3月至1941年12月,先后任晋察冀边区平西专署宣涿怀县小学教师、平西专署勤务员,在华北联合大学法政学院、晋察冀边区政府译电员训练班学习。1942年1月至1945年3月,先后任晋察冀边区平西专署译电员、边区政府机要科译电员及科员。1945年4月至1949年5月,先后任察哈尔省贸易管理局科员兼省公司情报科长、省税务局股长、省政府工商厅科员,涿鹿县实业科副科长、县后勤指挥部秘书、县工商局长、县财政科科长,涿鹿市长。1949年6月至1952年9月,先后任皖南行署屯溪市供销社主任,徽州专署工商科副科长、科长兼专区财委秘书。1952年10月至1958年11月,先后任安徽省蚌埠市商业局局长、副市长、市长、市委副书记兼市长。1958年12月至1962年6月,在凤阳县龙王山、蚌埠市矿石运输团、安纺三厂劳动。1962年6月至1965年1月,任蚌埠市市委副书记。1965年2月至1969年10月,任安徽省商业厅厅长、党组书记。1969年11月至1988年1月,先后任合肥市革委会常委兼生产指挥组副组长、商革委会主任、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常委兼生产指挥组副组长、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88年1月至1989年3月,先后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秘书长;1989年4月起,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4年6月起,离职休养。2004年2月,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