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经过近五年发展,沪苏浙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紧密携手、协同发力,一体化发展成果竞相涌现。据统计,三省一市国内生产总值从2018年的22.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9万亿元,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力、带动力持续增强。
“长三角一体化”已经第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以占全国1/26面积的土地、约1/6的人口,创造出全国1/4的经济总量,拥有中国最庞大的城市群。
“通过这些年的探索与实践,长三角一体化的内涵与外延日益丰富。”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注意到,一体化实践已从最初有形的、基础性领域,如打通断头路、环境群防群治,向着无形的、更高层次、更核心的领域逐步延展。
“长三角地区GDP约占全国1/4,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1/5,主要原因是自有能源匮乏,是我国一次能源主要输入地。长三角作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与经济活跃水平的地区,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更多贡献。”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悦达集团董事长张乃文向记者表示,实施区域一体化绿色转型战略能够助力长三角地区在继续充当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同时,引领全国零碳转型,能早于2030年完成国家碳达峰目标,为国家顺利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五年,也是三花创立的第39个年头,从山城新昌一家制冷配件厂起家,一步步成长为全球化经营集团。
“我们加快构建全产业链供应体系,减少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对外依赖度,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全国人大代表、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张亚波表示,目前三花在全球聘有研发工程人才3400多人,每年专利申报量在1000件左右,发明专利占比50%以上。
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日趋激烈。长三角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近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他认为,要发挥好沪苏浙皖地区各自优势,深化产业链合作,聚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整体升级。
近年来,奇瑞在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与沪苏浙的企业、院所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据尹同跃介绍,奇瑞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积极合作,打造了技术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联合创新研究院,共建基础技术研究平台、应用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孵化应用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