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7日 第12版:
  • 量子信息处理研究有新进展

    本报讯(记者 陈婉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2月3日传来最新消息,杜江峰院士、石发展教授等在量子操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量子比特实现了保真度99.92%的量子受控非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 揭秘中华韩愈鳄灭绝进程

    无数多姿多彩的生命体,共同构成五彩缤纷的世界。其中,鳄鱼凭借其古老的面孔和神出鬼没的生活方式,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种拥有“活化石”之称的爬行动物虽然仅有约30个现生种,但是却拥有悠久的演化历史和丰富的化石留存。

    2022年,合肥工业大学刘俊教授所带领的地质古生物科研团队,在对馆藏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博物馆和佛山市顺德区博物馆中的鳄鱼标本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种史前鳄鱼的新物种,将其命名为“中华韩愈鳄”。这种史前巨鳄作为重要过渡型化石的发现,不仅为重建鳄类系统发育树提供了最关键一环,也为印证我国古代的人鳄冲突找到了最直接的证据。

  • 中科大提出热固性材料3D打印新方法

    本报讯(记者 陈婉婉)记者2月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工程科学学院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所副教授李木军、近代力学系特任教授王柳与国外学者合作,提出了一种原位双重加热策略,成功实现了对具有多种流变性质和功能特性的热固性材料的墨水直写打印。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 “科学岛”成功研制新一代磁体电源

    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EAST磁体电源团队在黄连生研究员带领下,基于脉冲功率内生供应设计理念,采用全控型脉冲功率调制技术,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磁体电源(额定电流±15kA),并首次应用于托卡马克装置,完成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极向场电源升级改造。

  •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1月29日,合肥市高新区金桂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带领辖区孩子,走进蜀山区垃圾分类体验馆,了解垃圾分类科普知识。该社区在2021年12月成立了合肥市首个专项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站,建设一支350人的专业化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队伍,指导小区居民进行定点定时垃圾分类投放,并经常性为孩子们开展垃圾分类科普活动。

  • 国产量子计算机首次用于金融业务场景

    本报讯(见习记者 鹿嘉惠)近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已与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牵手合作,共同开展金融欺诈等领域量子金融算法的研究与落地。据介绍,这是国产量子计算机首次被用于“反欺诈、反洗钱”等金融业务场景。

    合作双方还将进行量子计算机真机验证,实现量子算法在金融具体业务场景上的应用。双方表示,量子计算机在金融领域的验证和应用,有望极大提升在反欺诈、反洗钱等业务中的计算速度,大幅提高银行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