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2023年05月23日 第09版:
  • 惠企组合拳 减负增信畅链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去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276.9亿元,其中制造业减负规模居首位,全省制造业纳税人享受税费政策红利535.9亿元,占总规模的42%,是受益最大的行业。记者日前走访了部分园区和制造业企业,探访减税降费给企业带来的利好和发展机遇。

  • 闲置地“变身”停车场

    “以前这里到处是杂草,乱堆放情况很严重,停车没秩序,现在建起停车场,不仅停车方便了,环境也大有改善!”看着新建的开阔停车场,合肥宁国新村社区的居民吴先生赞不绝口。

    吴先生所说的这处停车场位于合肥市南一环路省审计厅东侧,面积约1000平方米。这里原是一处废弃场地,无人管理导致杂草丛生,有人将垃圾偷倒于此,给周边群众带来很大困扰。“我们已经清理多次,始终有人偷偷往里面倒垃圾,防不胜防。”包公街道城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 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认定有标准

    本报讯(记者 汤超)近日,黄山市林业局印发了《黄山市林下中药材生态化种植基地认定标准》,是全省首部林下中药材生态化种植基地认定标准。认定标准围绕近自然、原生态、高品质的要求,加快构建“技术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体系化”的林下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格局。

  • 信息化提效国有资产管理运营

    本报讯(记者 汤超)打开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房产总数、空置房产数、执行合同数、租金收益等一目了然。为了提高国有资产处置效率,合肥市包河区滨悦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第三方机构研发了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通过该平台,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国有资产的管理状态,相比于过去手工录入资产信息,现在资产处置效率提高了好几倍,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该公司招标部负责人丁丁表示。

  • 稻虾综合种养“钱”途广

    本报讯(通讯员 孙传银)5月21日,在桐城市双港镇练潭村稻虾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周五七和工人正从虾田里收起地笼倒出龙虾,然后销售到周边的餐馆。

    “我承包了700亩水田,其中利用水资源丰富的500亩进行稻虾共养,每年每亩产龙虾140公斤。”周五七介绍,在稻虾共养中,稻田微生物以及危害水稻生长的害虫是小龙虾的饵料,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不仅投入的饵料和肥料减少,而且生产出的有机大米“稻虾米”也比一般大米品质好、价格高。

  • 以茶会友,唱响徽茶品牌

    西子湖畔,百茶争芳。5月20日至2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本次国际茶博会涵盖红、绿、青、黄、黑、白6大茶类,汇聚茶产品1万余种,但徽茶的人气不遑多让。在位于3B展馆的安徽展区里,参展观众和经销商络绎不绝,太平猴魁、岳西翠兰、桐城小花等展位前围满了人。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