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2023年05月23日 第05版:
  • 建新功,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首先看态度,关键看行动,最终看效果。

    全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343.4万户,同比增长7.2%;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接触类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8%、13.7%和9.4%;风能、太阳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同比增长21.8%……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稳步改善。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担当有为,描绘出一幅希望之春、播种之春、奋进之春的动人画卷。

  • 就业服务“添柴”不能“添堵”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预计达1158万人。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访企拓岗、万企进校、春风行动、人才计划等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如火如荼展开。但媒体调查发现,部分地方出现华而不实的苗头:“被老师拉去就业讲座凑人头”“招聘会热热闹闹,找到工作的没几个”“就业活动搞了一箩筐,感觉学生并不买账”……

  • 让AI歌手唱得响亮唱得合法

    以柔美声线闻名的偶像派歌手为听众演绎热血激昂的《好汉歌》,隐退多年的知名歌手突然演唱流行歌曲……这些场景的出现,并非歌手本人突变形象,而应归功于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目前不少AI歌手演唱的歌曲走红网络,部分歌曲播放量突破百万。

  • 正确看待“特种兵式”旅游积极意义

    今年以来,一种以“上车睡觉、下车狂飙”为主要特征的“特种兵式”旅游在高校大学生中流行开来。诸如“五天登顶五岳”“两天逛完北京”“一天打卡8个景点”,可谓“特种兵式”旅游的典型代表,社交媒体分享引发广泛讨论、互动和跟风。

    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往往是利用周末以最短时间、用最少花费打卡更多景点。这种新兴出游方式,既是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外出旅游诉求的集体释放,也得益于便捷交通为他们追寻“诗与远方”提供了可能。“特种兵式”旅游强度之高、节奏之快、行程之紧、花费之简,成为当下旅游业一道奇观,引发广泛议论。一方面,人们对出游大学生投以羡慕的眼光,直呼青春无限、活力无边;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这种只重“打卡”、忽略沉浸体验的出游方式稍显肤浅。事实上,年轻人“穷游”现象早已有之,“特种兵式”旅游背后是大学生群体对“诗与远方”的向往,是考量自身条件对出行成本的精打细算,是在成本控制之下对出行路线的精益求精,不妨宽容以待。

  • “买不到柜台”彰显助老温情

    据《北京日报》报道,最近该市一小区物业为老年人开设“买不到柜台”,专门代买一些老年人习惯用却很难在实体店买到、带有一定“老年特色”的“小众商品”。在这里,各类适老用品琳琅满目、价格实惠,受到老人欢迎。

    篦子、酒提篓、门鼻子、暖瓶塞、松紧带……随着时代发展,这些过去常见的日用杂物,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和视野。但对很多老年人来说,他们在漫长岁月中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使用习惯不易改变。按说当今社会,商品丰富,很难说什么东西是买不到的。老年人之所以买不到所需物品,一方面是因物品单价低、需求少、周转慢,实体店不愿意卖,另一方面因不少老年人不会网购,无法从电商渠道购买。买不到想要的东西,不仅让老年人没有可用的顺手之物,更给老年生活带来隐形的心理压力,让不少老年人产生“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伤感。

  • 推行“妈妈岗”应兼顾“三赢”

    上班带娃两不误,家庭工作都兼顾。近日,广东省人社厅发布《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鼓励用人单位拿出部分岗位用于设置“妈妈岗”,引导“妈妈岗”实行灵活上班和弹性工作的方式,拓展妇女就业空间。

    因何设置“妈妈岗”?众所周知,产后女性容易遭遇就业困境。有些女性生育后因无人带娃和工作时间限制,很难找到合适岗位,不得不成为全职妈妈。“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进步的手”,女性不仅是生育主体,也是重要人力资源。设置“妈妈岗”,既方便妈妈们兼顾家庭和工作,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也激活就业市场活力,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为“一边工作,一边带娃”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是优化就业环境、完善生育支持体系的有益尝试。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