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2022年05月30日 第07版:
  •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编者按

    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栽树工程,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省政协坚

  • 加快新能源系统技术创新

    现阶段,有关方面对新能源系统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政策和引导力度不大,创新组织和人才短板突出,重大创新成果较少,成果转化效率低。

    建议加强创新组织建设,成立国家或省级新能源系统技术创新实验室,聚合国

  • 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

    我省拥有众多创新要素,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对经济结构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建议做强创新链,加大平台引进力度,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合作,探索建立融

  • 促进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

    近年来,我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转什么”“怎么转”“谁来转”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障碍。

    建议省及以下各级政府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职能部门,常态化统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 实施科技创新密集工程

    建议规划打造科技创新和转化集聚区,构建创新发展新引擎。按照科产城一体融合的思路,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及合芜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创新平台,在国家高新区等创新资源富集区域,密集引入、布设“政产学研用金”

  • 促进产创深度融合

    聚焦“有什么”,让手上成果活起来。筛选足够数量具有转化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充分宣传推介;大力发展高校院所类、行业类、区域类、服务类技术转移机构;依托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大院大所设立新型转化机构,解决初创企业缺乏设施和技

  • 健全前沿科研“沿途下蛋”机制

    目前,我省是全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按照一般科研规律,大科学装置的终极成果转化可能需要30年至50年的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有大批成果可以边研发边转化。

    建议加强对大科学装置等衍生成果捕

  • 加快高等院校知识产权转化

    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是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的重要基地。将高校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对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 创新“双链”融合机制

    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程度决定科技成果的源头供给是否符合产业需求,而生态体系的优劣则决定科技成果能否穿越“死亡之谷”,实现产业化应用。

    建议“双链”贯通,以“需求牵引”打通链条上下游,抓住工业互联网

  • 加快推进皖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近年来,宿州市积极与上海张江高新区对接合作,共同成立张江萧县高科技园,携手推动品牌共享、平台共建、基金共育,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皖北等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了一些经验。

    建议进一步推广张江萧

  • 构建面向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

    新型研发机构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创业、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枢纽。要依据安徽省产业发展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进行整体布局规划,构建面向产业的综合性、区域性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

  • 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堵点”

    目前,高校科研成果特别是专利的有效转化不高,高校、发明人、企业、政府有关部门、中介等都有各自的利益关注点,诉求并不一致,从诸多角度阻碍了转化实施。

    建议建设省级技术成果转化指导办公室。扶持发展专业化科技

  • 推动“硬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具有原创技术的“硬科技”产业,发展初期市场基础较弱、市场转化难,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爆发式的增长,政府和社会应该投入更多的耐心、关心和包容,培育这批潜在独角兽企业。

    建议加强政企联系,通过指派专员(科技特

  • 鼓励科技社团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社团具有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在加快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建议组建全省性的技术经理人组织,成立安徽省技术经理人协会。支持科技社团组织同行专家对科技成果的科

  • 提升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活力

    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强化“源头创新”,大力提升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活力。

    建议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将科技创新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重大

  • 大力推进中试孵化平台建设

    中试孵化平台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极端重要,需要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

    建议依托具备条件的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中试孵化平台,承担行业内新技术、新产品中试验证、评价职能,省级财政按总投资的一定比例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