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寿县被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中国“文学之乡”称号,成为继宿州市、六安市叶集区、安庆桐城市之后我省第四个获此殊荣的“文学之乡”。
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有“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古都”之美誉。千百年来,楚汉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等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渗透交融,博大厚重的城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不断积淀,逐步形成以楚文化为底蕴的独具特色的寿县文脉。浓厚的文学积淀,成就了寿县淳朴厚重的民风民俗,孕育了寿县崇文尚德的大气谦和,也延续了寿县守正创新的笔耕不辍。
泱泱一座城,矗淮河南岸,浸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文化洗礼,承载累累的历史遗珠,笃行至今。“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楚都”,寿县,这座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十次为郡,有着18年楚都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宛如一部厚厚的书,密密写满了可供窥古描今的文字。
秋天一来,盘旋在古城上空的云朵,被第一阵秋凉赶得远远的。云朵们也许南下抑或北上,等她们再次云集古城上空,一定又是下一年了。
好像是和云约好了似的,空出的古城上空,早早地为古城池的树们准备好了。一日千年,千年一日。从一日看千年,在年年岁岁季节转换中,寿州城带领着他的城民就是这样过来的。直到某年某月某一天,有人栽下这些银杏树,等到银杏长成参天古木,云朵下的古城天空,才开始与众不同。到了秋天,古城池里的银杏树用“明艳黄”独树在江淮之秋,黄亮如锦,庄重有仪,率领着一城草木轰轰烈烈地清扫云走后天空的寂寥气息。
这几年,我在寻访寿州城里的古井,但我的行动已经迟了。曾经读到岳建忠先生的《寿县城内古井趣谈》一文。岳先生我认识,见面客气,在北过驿巷开一家叫“福安客栈”的老字号饭馆,迎门挂一条一人多长的大干鱼。此文名为“趣谈”,实在一点没趣。因为我花数天工夫,照着文章去穿街走巷,“按图索井”,结果只找到寥寥几口,许多古井已经“作古”了。想想也是,这古井是没人管也没人问的,在不断的开街扩巷、旧城改造时被挖掉填平,从此消失。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特别的记忆。在寿县,那近千年的古城墙,那古城门、护城河,在时光里静静地陪伴着走过岁月的人们。
古城东门,名“宾阳”,意为迎来的是太阳,“春日载阳”,温和盛世之意,蕴含着吉祥如意。每当站在宾阳楼上,望着夕阳西下,照在染红的河水里,波光荡漾,垂柳轻扬,内心更加深爱古城,感觉自己已与古城融为一体。
寿州是一座千年古城。
先辈们足够智慧,把城池建在这样一个占尽天时地利的绝佳处:北靠“峻极之山,蓄圣表仙”的八公山,东接“河渠纵横,湖塘罗列”的东津渡,南临“三春九夏,红荷覆水”的瓦埠湖,西毗“长林插天,高柯负日”的蔚升湖。因水兴市,水路交通的便捷,寿州想不发达都难,历朝历代都在这里设州置府。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责编/王慧慧 版式/王艺林
黄 山
(本版稿件由寿县作家协会支持)
投稿邮箱:ahrbhsf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