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探索保护新模式,成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张“名片”。从30年前经历林木砍伐、生态功能下滑之痛,到探索共建共管、重振“华东物种基因库”美誉,这里折射出安徽守护多样物种、共建美好家园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本报讯(记者 张岳)日前,记者从省文明办获悉,经专家委员会评选,2023年5月份“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揭晓。其中,个人典型2个、组织典型3个、项目典型3个、社区典型2个。
个人典型:淮北市濉溪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郭子文发起实施“微光公益培训”等多项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文化文艺、科技科普等活动640多场次,受益群众49000余人次;黄山市歙县志愿者吴春英多方筹措资金,协助建立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牵头组建乡贤桑榆志愿服务队,开展亲情陪护、纠纷调解、政策宣讲等活动1600多场次,个人服务时长7000余小时。
本报讯(记者 彭园园)近日,亳州市发放了第二批汽车惠民消费券1570张。发放当天,不到2分钟,消费券被一抢而光。千方百计扩消费,近期不少城市启动新一轮促消费活动。
截至目前,亳州市组织开展的2023年“徽动消费 车行药都”汽车惠民消费券活动,已发放两批次共2750张汽车惠民消费券,涉及资金500万元;泾县启动“徽动消费 乐享泾县”活动,新一轮100万元消费券于6月12日至7月2日期间发放……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目前已有铜陵、淮北、芜湖、宣城、蚌埠等城市报送消费券发放实施方案,合肥、铜陵、淮南、马鞍山、淮北、亳州、芜湖、宣城、滁州、黄山、安庆等城市开展了新一轮消费券发放。
红烧鱼块、酸菜鱼、鱼头豆腐汤、清蒸鱼……6月19日,蚌埠医学院学生食堂里开起了别具一格的“全鱼宴”!这些食材全都是从校园内的小湖里捕获,由食堂精心烹饪后,免费提供给毕业生食用。
6月18日早上8点半,蚌埠医学院开启了“‘鱼’你在一起”捞鱼活动。在现场师生的见证、助威下,从校外请来的渔夫捕捞起一网网活蹦乱跳的鱼虾,其中不乏20多斤的大花鲢。现场观摩的师生也加入到拉网的队伍中,一同体验收获的喜悦。这些鱼被直接送进了学校食堂,交给大厨大展身手。
鼓声铿锵,百舸争流。6月22日上午,2023大通龙舟赛在铜陵市郊区大通镇举行。
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色彩斑斓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湖面上留下一道道波痕,现场气氛被瞬间点燃。“咚、咚……”战鼓齐擂,选手们跟随着鼓点,手中船桨快速翻飞,龙舟似蛟龙出水,乘风破浪、势不可挡。
本报讯(记者 张敬波)记者日前从宣城市文旅局获悉,该市近年来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力促全市民宿产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已初步形成28个乡村旅游集聚区。
宣城市民宿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已形成乡村旅游集聚区“块状”分布,以及“皖南川藏线”沿路“带状”分布的特点。目前,该市农家乐、民宿等小型旅游接待单位共有2037家、总房间数18832间、总床位数35613张。在发展民宿产业过程中,宣城市有效盘活大量闲置农房、集体用房,极大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本报讯(记者 陈婉婉)记者6月2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和吴恒安教授团队成功揭示了双壳纲褶纹冠蚌铰链内的可变形生物矿物硬组织的耐疲劳机制,提出耐疲劳设计新策略,为未来耐疲劳结构材料的合理创制发展提出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23日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
本报讯(记者 夏胜为)6月23日,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6月23日20时至6月24日20时,黄山市全境,宣城市的宁国市、广德市、绩溪县、旌德县请注意防范,并加强隐患巡查和排查,一旦发现隐患,提前避险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