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 第01版:
  • 我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本报讯(记者 王弘毅)唯有仔细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记者11月26日从省安委办获悉,我省围绕重点领域开展安全问题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火灾,是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威胁。围绕消防安全,我省将重点聚焦日常管理机制不健全、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防火分隔不到位、消防生命通道不畅通、电源火源管理和易燃可燃物品违规存放、消防设施损坏停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岗位人员责任不落实、消防教育培训不深入等9方面问题,深入排查消防风险隐患,严厉查处各类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有效防范亡人火灾事故;加大对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危化企业、仓储物流基地等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 郑栅洁王清宪与奚正平黄长庚举行工作会谈

    本报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朱胜利)11月27日,省委书记郑栅洁、省长王清宪在合肥与中国有色集团董事长奚正平、厦门钨业董事长黄长庚一行举行工作会谈。省领导张韵声、何树山参加。

    郑栅洁、王清宪对奚正平、黄长庚一行来皖表示欢迎,感谢中国有色集团和厦门钨业对安徽发展的看好看重和大力支持。郑栅洁说,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了安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思路举措,当前安徽正在抢抓新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希望进一步加大在皖投资力度,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形成更多高质量合作成果。我们将不断创优营商环境,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 劳模工匠示范引领 凝聚奋进前行力量

    11月21日下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省劳模大会精神安徽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宣讲团首场活动在合肥西站项目工地举行。

    “作为党代表就是要当好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我会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原原本本送到企业、乡村、社区、工地、学校,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党的二十大代表、省劳动模范、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团副团长袁媛说。

  •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成立

    本报讯(记者 吴量亮)11月27日,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成立大会暨首届全空间无人体系发展高峰论坛在合肥“科大硅谷”举行。省长王清宪,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专家组组长宁吉喆出席并致辞。省领导虞爱华、张红文参加活动。

  • 推进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

    近日,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在肥召开。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首要任务,要落实新的战略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实现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将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积极贡献。

  • 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协会成立

    本报讯(记者 汪国梁)11月27日,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合肥举行。省长王清宪作出批示,副省长何树山出席成立大会。

    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协会会员以工业企业为主体,涉及全省16个市和一、二、三产业,既有中国500强、民营500强等骨干企业,也有银行、担保、基金等金融机构,还有运营商、服务商等。协会将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努力发挥行业组织加强政企联络、优化对企服务、促进行业发展等功能,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积极参与政策宣讲、“双招双引”、行业培训、要素需求对接、对外交流合作等活动,助力我省高标准打造工业互联网高地,推动工业互联网链接、共生、协同的生态价值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 坚定不移以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崭新征程上,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定不移以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 缓缴税费助“小巨人”企业成长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只见企业装配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们在紧张忙碌着。

    “缓缴税费优惠政策延续,让企业流动资金得到及时补充,有力推动了公司产业链向‘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的高端延伸。公司今年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孙焕焕告诉记者。

  • “粮仓”开镰

    11月24日,在被称为马鞍山“粮仓”的当涂县粮食主体功能区,南圩盛农现代化农场联合收割机在收割晚稻。该农场水稻种植面积6000多亩,预计可产近350万公斤优质稻谷。

    特约摄影 王文生 本报通讯员 王世斌 摄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