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2日 第12版:
  • 探路生态产品 价值转化新模式

    我省相关部门探索实施省级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发展绿色化——

    近年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在全国多地试点。EOD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

  • 摸清土地家底 绘就发展底图

    历时3年,查清国土利用状况

    全国土地调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18年9月,我省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全省1.05万名调查人员历时3年,全面采

  • 联合执法护长江

    近日,宿松县长江联合执法基地工作人员在60多公里长的长江宿松段江面上巡逻。去年,宿松县组建长江联合执法基地,以县渔政执法大队为主的30多名执法人员常年在长江宿松段担负长江保护任务,维护生态安全。

    本报通

  • 两份清单显执法“温度”

    为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省生态环境厅去年推行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制度和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探索柔性执法新方式,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近日,这两项制度的推行入选安徽省2021年度行政执法十件大事。

  • 沉陷区里天鹅飞

    近日,凤台县顾桥镇近千亩采煤沉陷区水域,一群雪白的野天鹅时而游弋,时而飞起,享受着春光。近年来,凤台县加大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吸引了野天鹅、绿头鸭等10多种水鸟入驻栖息。本报记者 李博 摄

  • 守护市民“大水缸”

    “41号空气阀井情况良好,井内没有积水,设备运转正常。”近日,吴腾宇和他的同事们,仔细巡查水库输水管道沿线阀井,24小时守护着亳州的“大水缸”——城南调蓄水库,保障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水、放心水。

    202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