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2024年09月26日 第02版:
  • 电动自行车“焕新”正当时

    “旧电动车骑了四五年,趁着价格划算,特意过来换辆新车。”9月24日上午,安徽省暨合肥市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合肥市民唐女士用旧的电动自行车抵换了一辆新车。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唐女士在云闪付App的“皖惠通”平台上进行了“焕新”申请,并领取相应补贴。原价2299元的电动车,可享受购置新车20%的立减补贴,又叠加了200元的商家优惠,最终唐女士以1679.2元的价格买下了新车。

  •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报讯(记者 张理想)9月25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三雄赴蚌埠市看望慰问时代楷模张劼、全国道德模范李玉兰,实地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调研指出,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社会的风向标。要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尊崇褒扬、礼敬礼遇、关心关爱,广泛宣传典型人物的高尚品德、先进事迹、突出贡献,在全社会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 今年三季度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 李晓群)9月24日下午,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召开全省视频会。副省长、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省公安厅厅长覃卫国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密切关注假期集中出行、道路运输增长、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基础薄弱和恶劣天气多发频发四个方面风险,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施策,抓细抓实隐患治理、秩序管控、重点监管、宣传教育等措施,为群众出行创造更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要全力打赢风险防控“歼灭仗”,坚持关口前移、防范在先,严打严查各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要全力打赢疏堵保畅“攻坚仗”,全力以赴保安全、保畅通。要全力打赢管理服务“民心仗”,改进执法方式方法,既体现执法“力度”、又传递执法“温度”。要全力打赢协同共治“整体仗”,健全完善分析研判、指挥调度、督导检查、复盘倒查等机制,强化跨地区支撑、多部门联动,凝聚保安全、保畅通的整体合力,切实推动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形势持续向好。

  • 农村思政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淮北举行

    本报讯(记者 吴永生)9月24日至25日,全省农村思政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皖若春风”农村思政大舞台活动在淮北市举行,省辖各市约80名思政工作者参加。

    此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主办、淮北市委宣传部承办,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强化宣传文化艺术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手段新路径,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思想政治保障。

  • 全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下基层演出启幕

    本报讯(记者 张理想)9月25日晚,安徽大剧院,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领衔主演的大型黄梅戏《不朽的骄杨》燃情上演,正式拉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安徽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下基层演出”活动的序幕。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面展示近年来我省舞台艺术创作优秀成果,从9月至10月,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安徽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下基层演出”活动。

  • 2024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流展示活动在皖举办

    本报讯(记者 袁中锋)9月23日晚,以“多彩非遗·徽韵流芳”为主题的2024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流展示活动在黄山市开幕。

    此次交流展示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全国多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单位负责人、非遗保护领域专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200余人参加。开幕式上展演了徽剧《百花赠剑》、浙江象山渔民号子《拔篷号》、山东诸城派古琴《关山月》等8个特色非遗代表性项目,为现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非遗视觉盛宴。

  • 机收比武

    9月25日,蒙城县玉米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在乐土镇双龙社区田间举行。活动旨在通过以赛促训、以赛提技等方式,引导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精准作业,减少粮食收获环节损失,实现增产增收。

    本报通讯员 胡卫国 摄

  • 安徽制造再进阶

    本报讯 9月25日,《人民日报》第15版整版关注在安徽合肥举行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刊发《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安徽制造再进阶》《在开放中发展 在合作中壮大——来自二〇二四世界制造业大会上的观察》等5篇稿件,深入现场、有点有面,生动、全面展现出安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出制造强省“组合拳”,实现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

  • 总投资550亿元第8.6代AMOLED生产线开工

    本报讯(记者 许根宏 丰静)9月25日上午,全球首条搭载无金属掩模版技术的第8.6代AMOLED生产线在合肥新站高新区正式开工建设。

    据了解,该生产线总投资550亿元,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是全球最先进的高世代AMOLED生产线之一。今年3月,中国大陆第一家OLED产品供应商、全球AMOLED智能穿戴面板出货量排名第一的维信诺,与合肥市投资平台等共同出资成立合肥国显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该生产线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平台。

  •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现在我们不需要外出打工,在景区干点农活一天就能挣80元工资。”近日,在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百莲百荷景区,57岁的村民李昌侠谈及现在的生活,一脸喜悦。

    2022年7月,淮北市天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矿山集街道、部分村居联合成立淮北百莲百荷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拉开了杜集区创新实施“国企联村”序幕。

  • 5382万元“三支一扶”财政补助资金下拨

    (上接1版)累计发放2024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1.25亿元、惠及8.3万人。

    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方面,省财政厅持续实施就业见习计划,鼓励用人单位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16岁至24岁失业青年开展就业见习活动,按照不低于每人每月1400元标准给予见习单位补贴,2023年累计安排就业见习补助支出3.3亿元、惠及4.7万人。

  • 要 闻

  • 2024年9月26日 星期四

    1版责编/王丰齐 版式/赵琦 本版责编/贾学蕊 版式/吴磊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