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流失
农村学校面临困境
从去年秋学期开始,家住六安市金安区木厂镇的孩子们有了全新的上学体验:学校门口嵌上了“六安市毛坦厂中学北校区”的金色大字,校园里修葺一新的砖红色教学楼在阳光下呈现出崭新的气象。有了省示范高中——六安市毛坦厂中学的助力,原本老旧的学校焕发新的活力。
“你看,规范操作要注意这几个方面的问题。”5月17日,在东至经开区安徽华尔泰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车间里,省级钳工技能大师胡以向学徒杨飞传授设备检修技术。
杨飞是池州工业学校东至经开区分校的学生,像他这样的中职生学徒,在经开区各企业中共有59名。
“东至经开区是化工产业园区,仅规上化工企业就有47家,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我们顺应企业需求,把分校建在园区,实行车间、教室混合型教学模式,已为园区培养人才175人。”池州工业学校副校长邹传友告诉记者,为了有效对接产业需求,学校设置2所产业园区分校,共建10家校企“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与18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
浇灌花草、松土、播种……5月23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铜陵市郊区大通镇的梦苑幼儿园,孩子们正忙得不亦乐乎。
在幼儿园内,记者发现这里有换上“新衣”的废旧轮胎、造型别致的雨水收集罐等。“因地制宜推进废物利用、打造‘海绵校园’,是我们幼儿园的一大特色。”梦苑幼儿园园长王发萍说。
“同学们,今天我们以‘感恩’为主题画一幅画,可以作为‘六一’儿童节的礼物送给我们的父母。”5月24日下午4点30分,在庐江县同大镇中心小学美术老师苏洁的指导下,30多个孩子用手中画笔描绘出五彩斑斓的“六一”。
包括绘画在内,校园里的课后托管服务种类丰富,除了音乐、体育、课外阅读、手工操作等兴趣班,还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作业辅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进行选择。
“就像这样,有节奏地敲打肩、臂、胸……”近日,在望江县太慈镇桃岭村老年教学点,今年58岁的任结枝正向学员们讲解跳莲湘舞的技巧。
莲湘舞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动作活泼、节奏鲜明,深受群众喜爱。
“莲湘舞不仅跳起来好看,还能强身健体,我希望能有更多人爱上它。”任结枝几年前学习莲湘舞,如今舞蹈技艺十分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