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6日 第06版:
  • 探索联动机制 合力化解矛盾

    “社会治理水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对此,我很认同。”1月15日,省人大代表、当涂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周冰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尤为关注基层治理中矛盾化解方面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经常要面对一些新状况、新矛盾。不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会影响社会稳定。”作为一名在基层法院工作的法官,周冰一对基层矛盾调处现状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为此,她成立“周冰一工作室”,探索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

  • 铸精神文明之魂 扬时代文明新风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进步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之一。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

    培根铸魂激发奋进力量

  • 精准施策纾困 提振民企信心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改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对于我省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省政协委员、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计京旺,对民营企业发展非常关注,为此建言献策。

    计京旺建议,可以组织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帮助民营企业家了解当前我国民营经济面临的形势任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认清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形势,树立敢于扩大投资、勇于开拓市场的信心。

  • 打造绿色食品产业新高地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等,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万亿元,这有力壮大了乡村振兴的‘绿色动能’,提升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1月14日,省人大代表、滁州市琅琊区委书记焦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 办好交通服务实事 建设更多“司机之家”

    省人大代表谢琳:10年来,我省公路建设跑出“加速度”,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加快形成,高速公路实现由“市市通”到“县县通”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县城通”加速迈进。加快建设交通强省,不仅要建好高速公路,还要提升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多方参与、因地制宜、服务为本,积极引导更多物流园、高速公路服务区、国省干道服务区等不同类型主体参与,建设更多“司机之家”,完善软硬件,让货运司机特别是卡车司机,能“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这既是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和安全生产的实事,也是暖民心的好事。

  •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做优做强投融资平台

    省政协委员张国元:建议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做优做强做大政府投融资平台,支持我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发展壮大,提升国资运营平台功能。充分发挥资本的杠杆作用,以基金投资为主抓手,聚焦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双招双引”、皖北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加大投资力度,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挥专业化投资平台功能,更好助力我省“三地一区”建设,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增添动力。

  • 发展乡村旅游 下好“特色”功夫

    省人大代表周红:安徽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不少旅游资源在乡村,这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统计,我省每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000余万人次,但全省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等,这些短板成为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建议政府加大乡村旅游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畅通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同时,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各地根据地方资源特色开发旅游项目,丰富旅游消费形式,优化游客体验,推动乡村旅游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 把脉行业发展规律 打造叫得响的“金融皖军”

    省政协委员章宏韬:在“用好金融”的同时还要“建好金融”,力争改变我省金融业“散、小、弱”的局面。把脉金融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加快本土金融机构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金融要素向专业机构聚集,促进金融服务集中化、协同化、综合化,扩大金融品牌影响力;根据金融机构资本和人才密集的特点,在资本、人才等要素上给予本土金融机构更多实质性支持;在坚持招大引强的同时,引导政府和企业加强与本土金融机构的合作,打造更多靠得住、叫得响的“金融皖军”。

  • (本报记者 李浩 范孝东 整理)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