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 第11版:
  • 甘为“红烛” 爱润桃李

    “大家还记得刚入校的时候吧?时间过得真快,翻过年头就要中考了。你们每个人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你们都是优秀的……”近日,43岁的亳州市蒙城县许疃中学李之体老师走进该校初三(3)班,为学生们鼓劲加油。

    “我是教数学的,也兼任全校学生的思政老师。”李之体说。

  • 窗口服务“优”无止境

    日前,北京市地方标准《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人员能力规范》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我不清楚”“我不是说过了吗”“找领导去,我管不着”“你看不懂字吗”等语句被列入政务服务禁用语,引起关注。

    老百姓出门办事,图的就是方便顺心。窗口服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办事能力、工作态度等都是老百姓打分的标准。服务水平对个人来说,体现着一个人的心态和修养;对单位来说,是一种文化,反映出单位的精神面貌和作风;对城市来说,是一种文明,折射出所在城市的温度和气度。

  • 为救人,再多付出都值得

    “救命是最要紧的。为了挽救生命,我所有的牺牲都算不得什么。”10月22日,在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25岁的舒鹏为河南一位花季少女捐献了324毫升造血干细胞。

    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舒鹏挤出5天时间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江苏、安徽,成为淮南市第5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 塔川秋色

    金秋时节,黄山市黟县塔川国家森林公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图为10月22日,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在塔川骑行,欣赏乡村美景。

    本报通讯员 许家栋 摄

  • 精心照顾瘫痪公公

    10月22日上午,当阳光洒满院子送来阵阵暖意的时候,濉溪县铁佛镇孟楼村村民朱书梅转身回到屋内。不久,她从屋内推出一辆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轮椅上的老人今年已经89岁了,是朱书梅的公公。3年前,公公因脑梗塞后遗症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常年需要人照顾。丈夫要外出务工挣钱,婆婆已不在了,朱书梅挑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

  • 湿地新景

    10月23日,在六安市凤凰河湿地公园,游人在由污水处理后达标排出的中水打造的叠瀑景观带游玩。

    本报通讯员 田凯平 摄

  • 候鸟归“巢”

    10月22日,在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河东圩水域,来此越冬的候鸟白琵鹭翩翩飞舞。

    本报通讯员 钱茂松 摄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