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新闻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责编/晋文婧 版式/王艺林
自南戏在江南问世后,八百多年间,长江流域众多剧种声腔别开生面、发展兴盛。水路、商路都是戏路,一代代融汇开创,滋养了中华戏曲园地的万紫千红。走出去、沉下去、唱起来,一个个戏窝子、戏码头屹立长江文化史,不断谱写新传奇。
“梨园佳弟子,无石不成班”。“石”指的正是安徽怀宁县的石牌镇。长江岸边的这座小镇,明清时期已是商埠林立,当时的徽戏、昆曲、青阳腔、黄梅戏等,都在石牌立足并发扬光大。在很依赖水路交通的旧年月,石牌艺人出门演出,会乘船在与石牌镇相邻的洪铺镇作短暂停留。出了洪铺到皖河口进入长江,在浪涛颠簸中怅然回望,又是别离故乡。
“温两碗酒,再来一碟茴香豆。”12月16日晚,当鲁迅白话文小说《孔乙己》的经典句子以黄梅戏的曲风在安徽大剧院精彩演绎时,观众从黄梅戏的唱腔中领略这一独特的名著人物。
黄梅戏《孔乙己》是由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倾心打造,取材于鲁迅同名小说《孔乙己》,是继《祝福》之后,“再芬黄梅”推出的第二部鲁迅作品。
从舞台深处牵出一根长长的黄绸,江姐和她的战友们以天地作“红旗”,以“黄绸”为丝线,最终定格一颗五角“金星”,完成了唱词中的意境:“千分情万分爱,化作金星绣红旗。”由川剧名家沈铁梅领衔主演的《江姐》近日献演安徽大剧院,为安徽观众们带来不同寻常的视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