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2024年01月03日 第02版:
  • 新合武高铁将改变什么

    新年伊始,又一条高铁大动脉擂响了开工的鼓点。1月2日,沪渝蓉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开工建设。

    为何要建设这条高铁?高铁建成后,对鄂皖两省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安徽日报联合湖北日报,第一时间连线互动,邀请两地相关专家,共同解读和展望这条新建合武高铁将带来的重要变化。

  • 全省460个重大项目开工

    本报讯(记者 李浩 李明杰)合武高铁(安徽段)、“陕电入皖”……1月2日,2024年首个工作日,合肥至武汉高铁(安徽段)暨2024年全省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举行。动员会主会场设在合武高铁六安市六安北站建设现场,其他15个省辖市设分会场。

    这一批开工动员项目共有460个,总投资4896.3亿元。其中,合武高铁(安徽段)是我省重大项目,对构建高标准沿江高铁通道体系,进一步缩短我省与长江中游、成渝等地区时空距离,具有重大意义。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项目,总投资7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亿元。

  • 高质量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 尔实)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2024年1月1日正式启动。1月2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费高云赴合肥包河经济开发区,调研指导普查登记工作,看望慰问普查工作人员。

    调研指出,全国经济普查作为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承载摸清经济家底、反映高质量发展进展的重要任务,现场登记是普查的中心环节,直接决定普查数据质量和工作进度。各市县、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决策部署,严格执行普查方案,认真开展数据采集、数据检查、审核验收,全力以赴做好普查登记工作。要坚持数据质量第一原则,强化全流程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开展普查登记数据质量抽查,确保普查结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要持续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完善工作机制,高效便捷规范开展入户登记,加强经费、人员、物资保障,为圆满完成普查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安徽高质量发展水平

    本报讯(通讯员 山石)1月2日上午,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红文赴徽商银行云谷路支行、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综合服务大厅走访调研,看望慰问金融系统基层干部职工,并为“长春花”适老化支付服务特色银行网点揭牌。

    调研指出,过去一年,全省金融系统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主要指标保持领先,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创新亮点纷呈,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要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科创金融改革创新,优化支持高水平开放举措,强化政策协同联动,不断增强服务实体质效。要守住风险防控底线,扎实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加快建设安徽“金融大脑”,切实提升智能化监管能力,共同筑牢金融风险“安全网”。要坚守金融为民初心,适应群众多样化金融需求,推进适老化银行网点建设,提升金融便民服务水平。

  • 2022年度制造强省建设考核评价结果公布

    本报讯(记者 朱卓)记者从省经信厅获悉,根据《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和《关于调整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区)考核指标的通知》,省推进制造大省和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近日公布了2022年度各县(市、区)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情况的考核结果。

  • 全省工会筹措1.4亿元开展“送温暖”活动

    本报讯(记者 张岳)记者从省总工会获悉,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筹措1.4亿元开展送温暖活动,其中省总本级筹措4000万元。

    一线职工的冷暖牵动着工会“娘家人”的心。省总工会组成8个慰问组,分赴全省各地开展送温暖活动,宣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省工会十五大精神,突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困难职工、劳模工匠等重点职工群体,倾听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实际需求,帮助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灵璧30万群众喝上放心水

    本报讯(记者 张玉芳 通讯员 张扬)“开阀门!”2023年12月28日上午,随着一声令下,取水泵房阀门拧开,新汴河的清水汩汩涌入。这意味着灵璧县地表水厂正式通水试运行,该县30万群众饮用水源率先由地下水置换为引调水。

    皖北水“硬”,百姓家的烧水壶里能结出厚厚水垢。2021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依托已经实施的淮水北调工程,结合正在实施的引江济淮工程,将长江水、淮河水调往皖北地区。

  • 5000万立方米天然气输送我省调峰电厂

    本报讯(记者 王弘毅)近日,随着国家管网罗集末站至电厂的阀门缓缓开启,来自中国石油的天然气进入到了安徽省首批天然气调峰电厂——合肥长丰皖能天然气调峰电厂,将顺利保障该电厂在冬季保供用气高峰期5000万立方米用气需求,为城市温暖过冬增添“底气”。

  • 力争“开门红”

  • 要 闻

  • 2024年1月3日 星期三

    1版责编/王海东 版式/赵琦 本版责编/田婷 版式/李晨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