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一段充满不确定性的漫长旅程。
在厚积薄发的安徽,一项项科技创新,如同播下的一粒粒种子,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不断激活出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区域创新能力列全国第七、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已建、在建、将建的大科学装置12个,居各省前列;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全国第六……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和总要求,立足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发展特点,强化分级分类指导,创新学习形式载体,发挥作用实干担当,推动“三新”领域主题教育落地见效。
分类指导,有效覆盖“不断链”
就业流动性大、工作时间多变、人员结构复杂、工学矛盾繁多……这些既是“三新”领域党员的特点,也是推动“三新”领域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难点。
2024年伊始,泗县泗城镇大周社区王洼庄的村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祖祖辈辈喝的地下水,换成了来自新汴河的地表水。
“都说地下水氟元素超标,俺也不懂。俺就知道原来水小,下雨天还带些泥沙。现在龙头一开水哗哗的,关键是烧水没有水碱了!”村民王真说。
宿州市水利局农饮站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已完成地下水源替换100.65万人,部分群众率先喝上来自新汴河的地表水,2025年底前,全市群众都将喝上来自地表的引调水。
召开1次全体会议、2次议政性常委会会议、1次省委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6次月度专题协商会,开展一系列民主监督活动……2023年,省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提升“建”的质量、体现“专”的水平、突出“商”的特色,推动形成“12161”协商议政新格局。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1月18日上午,省纪委监委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2023年度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情况。记者对通报情况进行梳理,从7个关键词来透视过去一年安徽正风肃纪反腐的成果。
关键词一:政治监督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过去一年,我省深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党内政治要件,实行台账化管理,健全闭环落实机制,确保件件落到实处。紧盯少数国家湿地公园违规倾倒侵占等问题,严肃查处背后的失职失责、违纪违法行为,推动开展专项整改整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省共处分违反政治纪律人员344人,其中省管干部21人。
本报讯(记者 何珂)1月18日,记者从省气象台获悉,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我省将迎来雨雪降温天气,部分地区或将出现中雪、局部大雪。
预计19日我省将有明显雨雪天气,21日至22日江淮之间南部和江南仍有雨雪。受冷空气持续影响,19日至22日全省平均气温下降6~9℃,局部超过12℃。此外,21日至22日全省偏北风3~4级,阵风7级左右。气象专家提醒,要防范雨雪天气导致的道路湿滑和低能见度对交通运输和公众出行的不利影响;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持续下降,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等疾病,提醒公众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1月16日,一场健康食品研究院签约仪式在凤阳县小岗村举行,江南大学金征宇院士团队携手小岗村,共建小岗健康食品研究院,通过市场化、产业化方式,进行健康食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全力推动当地食品产业升级。
“我们希望通过跟小岗村合作,在农副产品研发、种植、加工、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产学研合作,推进转化落地,开发出更多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健康食品,擦亮小岗金字招牌。”金征宇对记者说。
2024年1月19日 星期五
农历癸卯年十二月初九
第26123期 今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