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搭底板、上配件、安装轮胎……在安徽华信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装车间,经过十几道工序,一辆新能源电动车就下线了。
该公司是长丰县一家上市公司,致力于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和销售。受疫情影响,企业一度面临亏损风险,在税收政策支持下,企业坚持不裁员,承担起“稳就业”的社会责任。“留抵退税申请快,150多万元退税没几天就到账了,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公司负责人杨善春告诉记者。
全面开展“体检” 摸清规上工业家底
工业亩均效益哪家强?对于全省工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的“亩均论英雄”改革,近日迎来重要进展:我省提前半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全覆盖的任务,评价结果显示亩均税收和亩均营业收入分别为16.6万元、355.1万元。合肥、芜湖两市亩均税收分别为32.9万元、21万元,领跑全省。
“近两年我都没有找到固定工作,全家仅靠着我偶尔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生活,压力很大。”近日,曾是下岗失业人员的陆海轮告诉记者,他只有初中文化,求职过程非常艰辛,四处碰壁,前段时间在合肥市包河区人社局的帮助下,顺利入职临时性专项岗位,负责小区文明创建、文明引导等工作。
根据省经信厅、省发改委等10部门出台的《关于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意见》,亩均效益评价的对象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占地5亩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评价以亩均技术改造投资、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为主要指标,兼顾亩均新建项目投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单位能耗营业收入、单位污染物排放营业收入、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评价以亩均税收为主要指标。鼓励各市、县(市、区)综合考虑本地发展实际及既有工作基础,选取全部或部分评价指标,或增设其他评价指标,设立加分项或扣分项,科学、合理实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