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3名住皖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会议,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会后,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听听他们的参会感受。
全国政协委员李和平:
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受教育、鼓舞、感动。联组会上,总书记与委员们直接交流,亲切又温暖,展现出对教育发展的深度关注和重视。讲话中,总书记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从教育评价体系、学校管理体系、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等方面提出要求。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系统性的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春日渐暖,朝阳如金。3月10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庄严雄伟,猎猎红旗与国徽交相辉映。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两千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陆续步入会场,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会。
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大会,彰显了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和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蓬勃生机活力。
“身为政协委员,我将不负总书记嘱托,积极履职担当、躬身实践,努力将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贯彻落实,让教育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孩子成长和国家发展。”3月6日,住皖全国政协委员李和平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激动地表示。
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教育领域的政协委员,我在这方面有一些思考。”李和平说,他目前正在围绕国家发展实际和安徽的具体情况,打造相关提案,重点关注如何通过教育改革,培养更多适应科技创新需求的人才。
“制造业中的瓶颈问题是工程技术问题,并不是科学技术问题。”全国两会期间,住皖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郑永飞在接受采访时说,科学、技术和工程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将三者混为一谈。
身为一名科学院院士,郑永飞习惯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积极参加有关调研活动。“和一些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聚在一起,学习、畅谈、考察、调研,提出一条条真知灼见,推进解决一个个关乎民生、发展的难题”。担任政协委员后,他感觉自己关注的视角更广了,肩上的责任更大了,履职时不再只着眼于自身专业领域问题,而是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以科学家的思维,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事情想问题提建议。
“在全国工商联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评选中,安徽有10家企业入围,另外有16家企业入围了全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日前,住皖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工商联专职副主席聂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细数起过去一年安徽民营经济的发展成效,难掩内心喜悦。
履职以来,他认真参加政协有关专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主题座谈会等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倾力推动民营经济行稳致远、引导民营企业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就像空气,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还是要继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更多新活力。”面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聂磊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