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田家庵,户籍在凤台,来回要跑上百公里……”日前,淮南市民詹女士正在为孩子上户口的事烦心时,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为她解了忧。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她通过“皖事通”App提出申请,足不出户便一次性办结所有证件。
2024年,国务院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并分两批推出了21个重点事项。去年以来,淮南市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技术穿透行政层级和部门壁垒,优化和再造流程,着力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詹女士就是此项改革的受益者之一。
一个是年营收超200亿元的工业企业“掌门人”、全国劳动模范,一个是经营上千亩耕地的家庭农场负责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当这两个人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天长市,安徽天康集团董事长赵宽正与张建昌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建昌携手投身生态农业,打造劳模引领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基地,给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2月25日,在肥东县众兴乡,乡村干部参加“量子云印章”培训会。
近日,合肥在全市村(社区)推广应用“量子云印章”,将量子通信技术、云存储技术运用到公章管理,助力基层治理安全升级。
“量子云印章”是一款量子安全办公产品,将传统实体印章存入电子章筒,利用内置在终端的量子安全介质以及量子安全密钥对业务过程数据进行加密,通过量子云印章管理平台对盖章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督。实现用印“事前审批可控制、事中监管防风险、事后留痕可追溯”。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影报道
本报讯(记者 唐欢 通讯员 陈波)2月中旬,由霍山县招标委托合肥工业大学历时14个月的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项目正式结题。报告显示,霍山县域内首次监测和记录到被昆虫界称为“大别山紫精灵”的国家二级保护昆虫——拉步甲。
自2023年10月起,为摸清县域内生物多样性分布以及保护状况,霍山县生态环境分局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去年8月底,霍山县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项目组陆生昆虫调查团队在霍山县白马尖风景区例行开展野外调查。其间,团队负责人吴文涛教授在一片落叶下发现一只罕见的紫色拉步甲(Carabus lafossei)。
近日,一场雨后,在望江县武昌湖湿地太慈镇郭河村的一块滩涂,远远望去,大雁、天鹅等候鸟伫立枝头。“雨后我们主要是例行检查小候鸟是否从鸟窝中掉下,树枝是否破坏鸟窝等。”护林员张增羊说道。
张增羊是郭河村的一位村民,今年64岁的他,在这片土地上从事护河、护林工作已经整整10个年头,从最初的一人护林护河,到如今和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一道从事湿地守护工作。“这些年来,随着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家都认识到了守护湿地的重要性。武昌湖作为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南来北往候鸟的栖息之所。”张增羊见证了这片湿地的诸多变化。
焦点新闻
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责编/计翀 版式/孙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