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李浩)在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考察安徽4周年之际,8月17日上午,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议。省委书记梁言顺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
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
今年6月,我省11个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含主持完成的4项、参与完成的7项
三大科创高地拔节起势
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获国家批复,首个国家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启动建设。在全国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基础研究,组建聚变新能公司。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挂牌
“在公司新材料环保包装项目研发的关键时刻,获得了‘科税贷’资金支持,大大减轻了项目研发资金压力。”8月15日,提及近日成功申请到的300万元“科税贷”贷款,铜陵方正塑业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万红霞难掩喜悦之情。
“科税贷”是铜陵市税务局联合铜陵皖江农村商业银行,针对B级以上纳税信用等级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六类科技型企业,在全省率先推出的一种以企业纳税申报研发费用数据和纳税信用为主要授信依据的信贷产品。8月7日,铜陵方正塑业科技有限公司凭借A级纳税信用等级和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在铜陵市税务部门和铜陵皖江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成功获得贷款。
近日,望江县长岭镇赤湖村的1200亩头季再生稻迎来成熟期。在当地的再生稻种植基地,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装车一气呵成,一派丰收景象。
“这种再生稻割完以后,放水、施肥,用不了多久,就会很快长出新的禾苗了,效益相当好!”正在现场指挥农机收割的种粮大户叶章良介绍,现在收割的是头季再生稻,每亩产量能有500多公斤,预计第二季每亩可以收获约250公斤稻谷。从插秧、施肥、打药,再到最后的收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去年相比,今年再生稻头季每亩增产约25公斤,亩均增收50多元。”
“原以为要去趟上海,没想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办成了。”8月14日,回忆起前不久在本地人社部门办理跨省社保转移的经历,宣城市民于海平十分感慨。
于海平2023年在上海工作过一段时间,缴纳过几个月的养老保险,今年5月退休,打算提前把社保关系转回宣城,于是他来到宣城市人社局综合服务窗口咨询。工作人员当即带着他通过电子社保卡微信小程序,不到3分钟就完成了社保跨省转移手续。
“太感谢你了,帮我们做饭,还给我们按摩……”8月13日,当网格员潘英出现在金豪社区居民李锦平奶奶的眼前时,老人家不住地夸赞。
金豪社区是淮南市田家庵区国庆街道的老小区,很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李锦平腰不好,还要照顾腿脚不便的老伴,潘英一有空就来到老人家中买菜做饭、打扫房间。每次临别前,她都会嘱咐老人,遇到啥困难,随时打电话。
2024年8月18日 星期日
农历甲辰年七月十五
第26335期 今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