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晓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广受诟病。记者4月25日从省司法厅了解到,今年,我省将在全省全面推行“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努力消除群众和企业“证明烦恼”。
据了解,“无证明城市”是指群众和企业去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服务机构办事,无需提交需要自己跑腿去开具的身份证明、资产证明等证明材料。“无证明”不等于“零证明”或不需要证明,而是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证明免提交。
本报讯(记者 张理想)4月25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全省以“春游江淮 乐享五一”为主题,精心策划“五一”文旅消费周活动,推出“十类乐享场景、百项乐享精品”,约4600项活动,盛邀八方游客,来皖览风景、品文化、尝美食,尽享“皖美”旅程。
人物名片
朱若玉,灵璧县绿飨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获“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荣誉。
人物寄语
作为一名“新农人”,我将矢志不渝、牢记使命,立足农村,扎根农业,奉献自己的热血和汗水,勇担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本报讯(记者 徐建 通讯员 袁健)4月25日,位于池州市贵池区的新材料原料产品运输线节点工程——秋浦河盾构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长36公里的“公转水”运输项目全线贯通,进入建设收尾阶段。今年6月项目建成投运后,将进一步完善全省“多式联运”布局。该项目也是亚洲最长的“公转水”新材料原料产品运输线路。
4月25日,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安徽省)集中示范活动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南楼村举行。
活动现场,来自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专业志愿者为当地群众开展了法律咨询、农技推广、健康检查、书法创作等活动,并带来了一场富有大别山特色的文艺演出。司法部、省司法厅、法律出版社和中国法制出版社代表向“法律明白人”代表赠送了《民法典学习读本》等法律书籍。本报记者 程 兆 摄影报道
要闻·视觉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责编/王海东 郑楠 版式/王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