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2024年04月17日 第05版:
  • 漫溯江淮大地的楚风潜流

    考古,是打开时光封印的钥匙。

    4月16日上午,“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重要进展工作会议在淮南市召开。武王墩墓首次揭开神秘面纱,重磅发掘成果震撼公布,重要价值得到与会专家高度评价。

    流淌在江淮大地的楚风潜流,冲破层累的千年尘埃奔涌而出。

    “八室一厅”九室楚墓首次发现

  • 楚风流韵的最后精粹在淮南

    “千古文化楚风流,最后精粹在淮南!楚文化不仅属于淮南市、安徽省,更属于全中国、全世界。”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高旭对记者说。

    高旭是陕西延安人。他说,之所以20余年来选择在淮南市定居工作,和自己一直以来的学术研究方向淮南子文化、楚文化、淮河文化、中国道家思想史密不可分。

  • 从荆楚文化到“淮楚文化”

    “说到楚文化,我们一定会想到屈原的辞赋、楚人的舞蹈、楚地的民风,我们一定还会联想到800余年楚国历史,由‘荆楚’到‘淮楚’的嬗递。”4月15日,淮南市史志工作者、文化学者姚尚书接受采访时表示,楚国由江汉平原一路东迁,最终以寿春(今寿县)作为最后的都城,书写了持续的辉煌,让我们至今仍感知到那灿烂的楚文化。

  • 去故乡而就远兮

    历史上楚国曾多次迁都,“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九章·哀郢》唱出楚人流离的愤懑和悲伤。楚国到底有多少个都城,位置都在哪里,学界众说纷纭……

  • 5-8版责编/李涛 陈静 王丰齐 版式/孙冠贤 吴磊 手绘/孙冠贤

    摄影/本报记者 徐旻昊(部分图片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 特别报道

  • 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