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省委召开金融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七个强省”奋斗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增添金融动能。大会作出的工作部署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金融工作会议的工作要求,扎实抓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锚定重点任务攻关,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金融强省。
“我省金融运行稳健向好,主要指标在全国争先进位。”4月3日上午,在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上,省委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说。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近年来,我省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根本宗旨,信贷保险协同发力,积极做大信贷盘子,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5个月全国第1。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追偿挽损和提标升级专项行动,全省融资担保在保余额全国第2。同时,加快发展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0%左右。
“发挥金融工具的撬动作用,在全国新增2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中,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争取到了2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余额达1241亿元,创历史新高。”4月3日,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中,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马骏分享了过去一年中,省分行在保持金融领域稳定和健康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安徽监管局引领全省银行业保险业强化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风险、深化改革,近年来,我省在金融领域保持了‘三个前列’,取得‘三个突破’。”4月3日上午,在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覃刚说。
科技金融为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能加快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覃刚介绍,安徽监管局制定优化产品服务模式、建设特色专营机构等11项政策,近三年科技企业贷款连跨四个千亿台阶,达5971亿元。全省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覆盖率从30%提高至70%。全年超1/5的新增贷款投向科技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升至7.36%,位居长三角前列。
“砥砺奋进、逆势上扬、硕果累累、活力迸发”,4月3日上午,在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副局长柳艺对我省的资本市场情况提出了这4个关键词。
“全力抢抓注册制改革重大历史机遇,近5年我省新增上市公司72家,增长70%,居全国第3,超过去15年总和,总市值增加1万亿、增长125%,充分彰显了安徽经济发展成就和活力,两者实现同频共振、双向奔赴。”柳艺说。
“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近年来合肥全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促进金融业提质扩量增效。”4月3日,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在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时表示。
罗云峰介绍,近年来合肥市信贷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存贷比首次超100%、达103%;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新增贷款23.3%,较三年前提高12个百分点;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占新增贷款41.6%,较三年前提高10个百分点。
“近年来,滁州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高效抓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工作,有力保障推动了高质量发展。”4月3日,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在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时说。
滁州市2022年存贷款余额均突破4000亿元,四年翻一番。截至2023年底,各项贷款余额达4750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量居全省第三、增速居全省第二。成功发放全省首证首笔农业设施抵押贷款,新创设“滁创易”再贷款再贴现产品、累计落地金额超10亿元。
“宣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金融工作要求,坚持金融—产业—科技良性互动,着眼‘四链融合’,建机制、优服务、强保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4月3日,宣城市委书记李中在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时表示,2023年该市金融工作考核居全省第2位。
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责编/张旭初 版式/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