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指导意见》,提出扎实做好文化铸魂、文化挖掘、文化供给、文化产业、文化传播大文章,着力打造思想引领力强、舆论影响力强、文化感召力强、创作生产力强、文化供给力强、综合竞争力强的文化强省。按照“一梁五柱”布局,我省推进六项重点任务:“一梁”是高扬思想旗帜,“五柱”是壮大主流舆论、保护文化遗产、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文化服务、发展文化产业。
“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艰难,迫切需要社科理论界高扬思想旗帜、做好铸魂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省社科联秘书长韩修良说,社科理论界要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宣传,在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上下功夫,重点研究阐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同时,要积极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科学方法,发挥专业优势,大兴调查研究,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解决好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
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安徽日报开辟网上评论阵地,推出系列短视频作品,让互联网上的主流声音更加响亮。“信息化时代,媒体渠道可以改变、平台可以拓展、形式可以创新,但思想观点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改变。主流媒体迅速、准确地将观点和立场传达给公众,增强媒体影响力,这是遵循互联网规律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媒体发展路径。”安徽日报评论部记者韩小乔说,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党报评论要增强引领社会思潮的底气和观点生产的实力,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持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和载体,我们将以31万件馆藏文物为依托,不断完善藏品体系,深化学术研究,推动文物保护利用。”11月15日,安徽博物院院长雷修佛表示,博物馆工作者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我们非遗传承人的重要任务。”潜山痘姆陶器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该项目的非遗传承人程柏全表示,应当以保护传承为主责,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发展振兴为主业,发挥生产性保护优势,利用文化旅游发展支持政策,在整体化、在地化、活态化的基础上,推动非遗传承提质增效。
11月15日上午 ,全省扎实推进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在合肥召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袁媛现场聆听、倍感振奋。黄梅戏是安徽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如何把这块招牌擦得更亮?袁媛表示,作为黄梅戏演员,在文化强省建设中,要抢抓黄梅戏发展的新机遇,以“徽文化”为底色,尊重黄梅戏艺术本源,全方位展现安徽人的文化自信。“我将努力在黄梅戏的保护传承、艺术创作、推广普及、人才培育等方面积极实践,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袁媛说。
“作为全省文化馆联盟龙头单位,省文化馆在引领我省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动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提质升级、指导群众文化精品创作、培育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优质群众文化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责无旁贷,必须想在前、干在前!”省文化馆馆长左金刚说,将推动实施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文化服务计划,组织开展全省广场舞联赛、群众大合唱、“送戏进万村”和“四季村晚十百千”行动,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贡献力量。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出台政策大力支持传统工艺振兴,促进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章国华感慨,漆器技艺在当下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他表示,作为传承人应更加主动、有意识地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发掘传统漆器技艺潜能,延续其生命力。在产品设计方面,不仅要把传统文化产品做好,还要结合新时代特点,在保持原有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同时,漆器可以发挥“文化+”的作用,为当地旅游赋能。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责编/计翀 版式/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