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惠风里,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气象。
4月26日上午,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一面面旗帜迎风招展,炫出耀眼的“科技蓝”,引导络绎不绝的嘉宾走向盛装的登录大厅。
一份份成果重磅发布,一位位大咖热情演讲,一个个项目签约落地……随着议程接续推进,涌动的心潮在每个人的胸膛中渐渐掀起波澜。
新技术新成果,如何快速遇到新场景新应用?
4月26日下午,安徽创新馆全球路演中心,由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办公室(省科技厅)主办的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空天信息领域)应用场景对接会成功举办。项目业主发布需求,创新企业开展路演,场景机会与场景能力深度对接。
4月26日下午,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科交会展区,位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板块的安徽狄拉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位,高纯度靶材吸引了不少参展观众驻足了解。
“我们这次带了好几种不同材料的靶材来参展,这些靶材应用场景广泛,主要有光伏太阳能、平面显示镀膜及半导体微电子等行业。”安徽狄拉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聪聪告诉记者,公司位于宣城市,是一家专业从事新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本次参展希望借助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平台来寻找合作资源。
本报讯(记者 罗晓宇)4月26日,作为第二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专场活动之一,安徽省中医药科技产业峰会在合肥举行。“十大皖药”黄精组培苗繁育中心建设等5个中医药科技招商项目现场成功签约,总金额达11.35亿元。
本次峰会以“科技赋能中医药 传承创新现代化”为主题,与会专家围绕合成化学、大数据应用、代谢调控、“十大皖药”、资本助力中医药等,着力探讨中医药发展新赛道,展示中医药产业新成果。
本报讯(记者 丰静)4月26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空天信息产业峰会在合肥举办。峰会上,“女娲星座”一期建设工程举行了发布仪式。
据了解,“女娲星座”一期工程54颗卫星,是由44颗雷达卫星和10颗光学卫星组成,其中包括合肥参与建设的16颗雷达遥感(SAR)卫星。卫星组网后,将对全球任一点平均重访间隔达到小时级,对全国陆地完成全覆盖达到天级,对全球区域完成全覆盖达到月级。其中第一阶段4颗X-SAR卫星星座,是全球首个采用四星车轮式(Cartwheel)编队构型的卫星星座,也是全球首个多星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系统。由合肥高新区投资促进局与合肥太空星际卫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太空星际InSAR卫星星座项目构建的16颗SAR卫星,将组成“合肥星座”,作为“女娲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5年3月份起陆续发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