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7日 第05版:
  • 提质扩量增效 打造制造强省

    ■ 本报记者 汪国梁 何珂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制造业强则经济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二产“提质扩量增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围绕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

    坚持创新驱动

  • 抓营商环境 要有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态度

    眼下,经济运行企稳回暖,但企业等市场主体仍面临不少困难。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成为省两会期间社会关注的热点。两会期间,省委主要领导强调“以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态度抓营商环境”,宣示了全力拼经济、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对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非常及时和重要。

  • “老代表”持续关注家庭教育

    ■ 本报记者 王弘毅

    省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共选举产生代表734名,其中,既有新当选的代表,也有连任的“老代表”。

    省人大代表、芜湖市赭山小学校长黄宁是“老代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她,连续两年提的建议都涉及“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

    “之所以这么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从实际案例中观察到的家庭教育问题,依然存在。”黄宁解释道。

  • 适度超前推动基础设施投资

    ■ 本报记者 范克龙

    本报见习记者 方舢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适度超前推动基础设施投资。把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与提升我省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推动一批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建设。

    对此,省政协委员,安徽交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项小龙表示,作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主力军,安徽交通控股集团始终以扩大有效投资攻坚行动为引领,奋力推进我省高速公路建设。2022年完成投资738亿元,增长34.7%,其中,高速公路建设投资361.5亿元,增长24.6%,为稳定全省经济大盘展现应有担当。全年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项目7个、里程467公里,其中,合肥—枞阳高速、池州—祁门高速2个项目建成通车,实现舒城和黟县县城通高速,黄山—千岛湖高速安徽段、滁州—天长高速2个长三角一体化项目顺利打通,合肥—六安高速、合肥—芜湖高速芜湖至林头段、合肥—安庆高速庐江至桐城段3个繁忙路段改扩建完成。目前,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5476公里,其中,省交通控股集团投资建设4961公里、占比91%。

  • 委员热议“长江禁砂”

    ■ 本报记者 丰静

    2021年10月,我省出台禁令,在长江安徽段划定了河砂禁采区和禁采期,取得了良好效果。

    1月15日,在环境资源界分组讨论会上,省政协委员、省水利厅厅长张肖带来《建议长江安徽段全面禁止采砂的提案》,认为全面禁砂时机成熟。“长江禁砂”成了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