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透过席慕蓉的诗,我又依稀看到儿时故乡那水质清甜的老井,巷内一家家斑驳的木门……
故乡马头镇,依水而建,自古以来,交通便利,商业繁荣。镇上水道交错,小巷纵横,青瓦灰墙,被誉为“小江南”。
小镇的北面是沂河,与运河相通。其中一片水域,每年春暖花开,成群大雁以人字形排列自南方归来,在水边芦苇丛栖息,嬉戏。
就是那么突然间,闻到了一丝醉人的香气,并不浓烈,若有若无地飘来。
那香气,香得羞怯,仿佛情窦初开的女儿心,有羞答答的感觉。正在我找寻香气之源时,有路人惊诧,噫,桂花开了,好香啊,一脸兴奋。我驻足,寻声而去。哦,原来桂树,桂花开成了这样!并不高大的树木,灰褐色的枝干,叶片呈椭圆形,渐次散开。苍绿、茂密的叶片里,夹杂着淡黄色的小花。越走近,散发的香气越浓郁,实在是醉人呐。我使劲吸着桂花香。
我老家地处江淮丘陵,水利条件不好的地块最适宜栽种山芋了。那年,父亲从农科站买来了新品种——甜薯,与先前的紫红山芋不同,它的皮是黄红色的。父亲在后院的地上挖了个长方形地窖,施了农家肥,就小心翼翼地栽了宝贝,浇足水,再在地窖上蒙了薄膜。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山芋的长势,大约一个星期后,我看见山芋发芽了,出苗了!
“七月菱角八月藕”。八月,徽州区东山村的100多亩藕塘已经在起藕了。秋季是枯水期,得益于这个自然规律,人们才能更方便地在塘底获得美食,挖莲藕,安庆人通常喜欢称作“起藕”。
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栽培莲藕。一分藕秧管一亩新藕,藕秧子,通常就是去年的老藕。瘦,节间长,黄褐色。种藕的塘泥要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的黏壤土、黄泥土是最好的。种植也不简单,播种、管理、防病虫害都耗人“心血”。
皖南地区青山连绵起伏,有座颇有名气的仙寓山,因工作的缘故,我经常前往,特别喜欢欣赏这座山中“七彩玉谷”里的石头。
进入山谷,我被清脆的溪声拽着往前走。溪流中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溪水发出或高亢或低缓的声音,抑扬顿挫地演奏着大自然的交响乐。
造型别致的石头,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人,有的似兽,或立或坐或卧。它们的颜色斑驳陆离,有红色、有绿色、有黄色、有蓝色、有紫色……这些石头在山谷里历经岁月的摩挲,温润如玉,光可鉴人,将山谷映照得五彩缤纷,富有活力,激情四射。“七彩玉谷”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