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晓磊 通讯员 刘凯
近年来,宿州市聚焦市场主体关心关注问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要素保障,延伸服务链条,确保重点项目快速落地,交易服务不“断链”。
据统计,该市1-10月完成投资848.6亿元,其中续建和计划开工项目完成投资832.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8%(居全省第6位);全市新开工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79个(居全省第7位),其中,计划开工项目已开工269个,计划内开工率90.6%(居全省第3位),储备项目提前开工10个;计划竣工项目87个,已竣工91个,竣工率104.6%。
主动对接,服务送上门
“项目投标进场前,局里面就主动联系我们,进行一对一服务指导,帮我们查找投标堵点,少走弯路!”近日,S229下穿盐洛高速段施工项目的招标单位负责人表示,在收到该公司项目进场交易诉求后,宿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立即组织人员提前介入、组成专班、靶向服务,帮助项目实现快速推进、迅速落地。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项目业主单位,该局组建了招投标咨询服务帮办专班,上门送政策、上门送流程、上门听取意见建议,及时提供政策咨询、程序引导和流程指导等服务,认真制定招标工作预案,帮助业主单位及时完善招标方案,规范操作流程。今年以来,该局先后受理企业咨询服务2000余次,召开专题协调对接会12场次,累计保障服务各类重点项目55个。
数据多走路,企业少跑腿
“以前投标,要来回跑好几趟,现在只需线上下载、缴纳、查询,一趟都不用跑,真是太方便了!”11月9日,安徽建鑫工程咨询公司企业负责人在拿到中标通知书后,不禁为宿州市招投标市场的高效服务点赞。
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招投标得益于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的建设。“为了让企业少跑腿,我市不仅推动了CA数字证书的‘全省通’,还实现了‘长三角一体化’的互通互认,让市场主体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证书办理。”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宿州市创新推进数字证书“全省通”、交易登记“一表办”、异议投诉“线上办”、招标文件“零费用”、开标评标“不见面”,大大节省市场主体交易成本,提升办事便利度。今年以来,该市已完成线上开标项目1603个,交易金额331.86亿元,项目办件周期节约30%以上,招投标时间节约90%以上。
电子保函助企业“轻装上阵”
近日,宿州市埇桥区2022年以工代赈赈济模式创新拓展项目顺利开标。该项目投标金额为919.67万元,共有705家企业投标,其中672家投标企业选择使用电子保函。
“电子保函的全面应用实实在在减轻了投标企业的现金压力,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作为该项目投标企业之一,某建筑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
“电子保函替代了传统的现金缴纳保证金的方式,比如这672家通过电子保函的方式,共释放了流动资金约1.21亿元。”宿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依托交易平台通过政银合作延伸服务链,开辟金融服务专区,上线电子保函功能,将“数据流”变成“价值流”,为企业降本、增效、赋能、解忧。目前,该市累计对接平台34家,实现银行保函、保险保函、担保保函三类保函全覆盖,为2009个项目开具电子保函64198张,帮助5405家投标企业缓解资金占用压力83.3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