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张玉芳 通讯员 吴敬成
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县、库区县、移民县、老区县。自2016以来,金寨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2020年4月,金寨县高质量退出贫困县序列,赓续乡村振兴新篇章。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金寨县乡村振兴局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今年8月,该局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光伏创新获推广
光伏扶贫是金寨县脱贫攻坚中的一块金字招牌。目前,金寨县建成并网光伏扶贫电站20.11万千瓦,已实现综合收益8亿多元。 “每天有十多元的发电收入,够我们夫妻俩的油盐酱醋花销了。”花石乡千坪村村民陈先进提及光伏电站连连称赞。
“那时候山区路网不健全,只能骑摩托车闯、靠两条腿爬,被蚂蟥咬、马蜂蜇,流血流汗都十分正常……”说起到山区群众家中选址安装光伏发电装置的情景,金寨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赵彬感慨不已。
为搞好光伏扶贫,他们把全局仅有的8名干部落实到乡镇,每人负责3个乡镇,骑着摩托车一户一户到户选址、核实光照等安装条件,在短短1个月时间里,大伙儿就跑遍了225个村的1.2万户,确定实施家庭光伏扶贫电站7803户。2018年,金寨县光伏扶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扶贫搬迁群众赞
金寨山多地少,很多高寒山区,“一方山水养不活一方人”。“拔穷根”得先“挪穷窝”,金寨县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创新开展易地扶贫搬迁。
“以前住在山脚土坯房,屋里黑黢黢,吃水都不便,哪像现在,新房亮堂,过得舒心!”麻埠镇桂花村村民陈学勤告诉记者,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他和老伴吴学荣搬进了中心村8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得益于各项政策补贴,老两口没多掏一分钱。
记者了解到,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金寨县乡村振兴局整合叠加宅基地、易地扶贫搬迁、水库移民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多项政策,使搬迁贫困户户均享受搬迁补贴15万元。同时,采取群众自建、成立合作社联建等方式,以每平方1000元左右的成本,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03个,搬迁贫困人口7833户27418人(其中县自筹资金搬迁449户1316人),三年内完成了省下达的搬迁任务,搬迁户数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搬迁后,金寨县乡村振兴局对搬迁群众实施了产业奖补和就业奖补政策,落实村级公益性岗位,搬迁群众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产业引领乡村兴
转变思维、改革创新,几年来,金寨全县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攻坚克难,先后承担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近50项“国字号”“省字号”改革试点示范,形成了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筑梦路上,金寨县乡村振兴局继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创造革命老区更加美好的明天。该局负责人介绍,为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他们将225个村扶贫专员全部隶转为村乡村振兴专员,并通过公开招聘予以充实完善。如今,该局还在牵头谋划5亿元产业链式发展项目,推动金寨茶叶、中药材、蚕桑、油茶等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此外,还动员外出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退休干部等返乡创业,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五大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