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一链串三产” 做强“皖麦”好品牌

——专访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小麦专家李金才

版次:4  2022年07月29日

■ 本报记者 冯长福

小麦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面积与总产均居全国第三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省小麦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但小麦产业与先进省份相比,仍有一些短板与弱项。如何进一步加快我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李金才教授。

记者:我省小麦种植有何优势?小麦生产有哪些突出亮点?

李金才:我省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光温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小麦生产。小麦种植模式主要有:淮北平原旱茬麦、江淮丘陵与沿江圩区稻茬麦。小麦品种与品质类型丰富,半冬性品种与春性品种,强筋、中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均有种植。小麦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250万亩以上。“十三五”安徽小麦面积、单产、总产较“十二五”分别增加13.89%、5.38%和20.02%,总产和面积增幅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小麦高产攻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全省小麦科技创新联盟,选育出一大批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基本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科学合理布局、优化要素配套,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年底,农业农村部公布了31个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安徽小麦全产业链入围。

记者: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李金才:与河南省、山东省小麦产业相比,安徽省小麦产业大而不强,主要弱在加工环节,特别是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少。加工企业多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主食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比例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

小麦品种多、杂、乱,栽培管理较为粗放。近年来,随着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改革推进,品种审定数量快速增长,造成市场上小麦品种出现“井喷”现象,但各品种特性与适宜种植地区又不尽相同,导致用户选种用种变得更加困难。我省部分地区小麦生产出现盲目跟风,与市场对接不紧密,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时有发生。

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全程社会化服务存在短板。我省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存在规模小、数量少的问题。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普遍停留在产品买卖关系上,双方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尚未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关系。

再就是,我省小麦全产业链发展水平较低。2020年发布的我国小麦粉加工企业50强排名榜中,我省排名最高的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仅列第23位,且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与靠前的五得利、金沙河等品牌还存在很大差距,品牌建设滞后于第一产业发展,叫得响的小麦品牌寥寥无几,与我省小麦生产在全国占有的地位严重不符。

记者:我省小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空间或潜力在哪里?如何加快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金才:推进安徽小麦全产业链发展,需抓好小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小麦“品种、品质、品牌”不能满足加工业和消费者需求所带来的农民种粮效益差、小麦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必须尝试由一二三产业正向推动向三二一产业反向融合转变。

根据我省各地区气候、土壤特点,加强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强化高产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发与推广。针对小麦育种“卡脖子”问题,加强小麦育种科研体系建设,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合理、密切协作的小麦科研体系,用心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品种,实现小麦育种的新突破,并研究制定配套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还要应用先进农业机械装备,大力推动小麦生产的现代化、智慧化。

加强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从实际出发,重点扶持一批投入产出率高、发展苗头好、带动强、具有一定名气的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竞争力。2020年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我省仅洽洽食品(休闲零食)1家入围,而“领头羊”山东、河南分别达到11家和10家。因此,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是我省“十四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有助于加快构建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专用小麦产业带,进而全面提升安徽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着力延伸小麦产业链条,推动小麦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当今,国际小麦产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生产单位、生产环节、具体产品或品种的竞争,而是表现为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性竞争。小麦产业链涉及良种繁育、生产和储运、面粉及食品加工等,其中品种及其丰产优质高效配套技术是小麦产业的核心,国内外市场需求是整个产业的动力源。安徽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要做的就是,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收购、市场化流通等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起来,在各个环节贡献智慧、发挥作用。

要注重在提升传统面制主食的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上下功夫。小麦加工一级产品主要是面粉,二级产品主要是各种传统面制主食,而我国消费者的需求主要仍在馒头、面条等传统主食方面。小麦的品种培育、种植和加工,应围绕传统主食的“提质”需求而进行。此外,要大力发展规范化的“订单农业”,促进企业和农户利益紧密联结,在合力做强小麦产业中获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