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囧事

安庆 张磊

版次:16  2021年02月26日

俗话说:“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小孩子盼着过年,为的是有新衣穿、有鞭炮玩、更重要的是有好东西吃。中国传统的节日,吃总是最能体现节日氛围的了,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更是如此,因而,拜年是我们小时候最乐意做的一件事。

拜年,在老家是有许多讲究的,正月初一一般只在同姓宗族叔伯之间往来走动拜年,初二开始从舅爹爹、家婆开始拜年,再到其他亲戚六眷拜一遍,然后被拜过年的人家也要回拜一遍才算结束,拜年的时间通常不超过正月初七(即“人日”)。拜年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通常有人上门拜年了,被拜的一方在走的时候还要馈赠些糕点,俗称“回箩”。若所带的礼物中有糕的话还要让拜年的带回去的,寓意糕(高)来糕(高)去,小孩头一次上门要给红包等。

当然,拜年的过程中一些细小的规矩不注意的话也会惹出不少的囧事来。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正月去一远房亲戚家拜年,父母亲因有事不能前去,母亲便让我带着年幼的弟弟去拜年,由于是第一次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拜年,母亲头天晚上就将拜年中要注意的事项左叮咛右嘱咐,什么到人家里要有礼貌、见长辈要称呼人;不该吃的不要吃,不能拿的不要拿。我们一边小鸡啄米似的点着头,一边盘算着,明天会有哪些好吃的东西了。第二天,走了五六里山路才到亲戚家,我与弟弟分别拜过了长辈,不一会,亲戚家端出了两大海碗长寿面(正餐前的点心),看到碗头上横放着的鸡腿,黄亮亮、油汪汪的,实在诱人。但想着临行前母亲的嘱咐,咽了咽了口水没敢动筷子。那时拜年,面条里的鸡腿一般都是不能吃的,主人家端出来放在碗上也是做做样子,客人只吃掉碗中的面条,鸡腿端回去还会留着应付下一个拜年的客人,除非主人家提前将鸡腿给撕碎了才可以吃的。可能是那天走了几里山路有点饿了,只顾自己吃面,也没在意弟弟的反映。忽然间,一抬头发现对面的弟弟,正在用筷子在碗里不停地忙活着,像是在翻找着什么东西,连忙轻声问他:找什么呢?没想到弟弟的回答吓我一跳,竟然说牙掉进面条里了,这时,我才发现他嘴角似乎有血迹。连忙问怎么回事,弟弟不好意思的说,鸡腿啃不动,生拉硬拽中把一颗松动的牙给扯掉了,这时候我才想起来,忘记告诉他鸡腿不能吃的。想不到弟弟的一次贪嘴,竟然意外拔掉了那颗正要换的牙,这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乡下人拜年吃茶时,宾主双方总要先客气一番,一般客人都不会完全吃掉,用面条招待的话要挑下一点出来,是荷包蛋的话也要少吃两个的,这也是乡间的礼数,尤其是妇女们来拜年更是如此。邻家有个小男孩儿最喜欢吃荷包蛋,每次客人来拜年总能得到几个“剩蛋”吃,有次一个亲戚来拜年,家里照例用荷包蛋“烧茶”待客,不知是客人忘记了还是可能真的饿了,竟然把主人家端上来的四个荷包蛋给统统吃个精光,在一旁等着“捡漏”的小男孩,看到客人手中空空如也的蛋碗,立马呼天抢地号啕起来,拼死赖活地在地上翻跟头带打滚,又是哭又是闹的,把客人弄得摸不着头脑,连忙上前想去扶他,没想到小孩子,真是童言无忌,边哭边骂:好吃不要脸的东西,把我家鸡蛋都吃光了。客人方才恍然大悟,顿觉无地自容,束手无策。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由拜年引发的一些吃的囧事也不会再有了,拜年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再也不是单一走亲访友的串门了,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来给亲朋好友来拜年,但不管形式如何改变,拜年这种中国传统的年俗还会继续传承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