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基础教育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县(市、区)入选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实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撤销本专科专业点461个、新增270个……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围绕基础教育发展、产教深度融合及建设高水平大学等问题,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展开热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相互赋能,推动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大科学装置与企业、资本的协同创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与新兴产业聚集地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这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为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写下生动注脚。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合作办医,加快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如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代表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和履职调研情况,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积极建言献策。
1月14日,在人大合肥代表团会场,夏力高高举起右手,“抢”到了发言话筒。“我是第一次参加省两会,第一次在代表团发言,感到特别荣幸。”夏力说。面带微笑、身穿工作制服的夏力,是今年省两会的新面孔,他是合肥公交集团公司第二巴士公司B3线驾驶员,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于提升城市品质与吸引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构建高品质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城市更新投入大、涉及利益主体多,需要从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省人大代表邵惠国告诉记者。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1月16日,省人大代表、无为市市长匡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县域主体必须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学习先进县域好经验、好做法、好作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