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依次抽签拿号,确定挑选菜地的先后顺序!”日前,在庐江县金牛镇湖稍村林城花园安置小区的小广场上,人头攒动,十分热闹。这里正在召开一场“便民小菜园”认领现场会议。
小区里有小菜园,这是怎么回事?
居民私自“圈地”种菜,是不少安置小区的管理顽疾。“一开始,我们组织清理绿化带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时间长了,还是难以根治。”庐江县金牛镇党委书记刘书虎告诉记者。
一方面是小区环境遭破坏、邻里矛盾时发,另一方面是无法满足群众种菜需求。小区种菜该“堵”,还是该“疏”?
通过召开小区居民座谈会、村民代表会、入户走访调查等方式,庐江县组织基层党员群众共商共议,最终决定配建“便民小菜园”,变“堵”为“疏”。
“我们将打造‘便民小菜园’作为‘一个支部领办一件实事’活动的重要抓手,根据安置户自愿、乡镇主导、村级推动、物业落实的原则,按照入户摸底、流转土地、规划建设、抽签分配、签订租用协议‘五步法’,由所属村居党组织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投入资金、统一规划建设‘便民小菜园’。”庐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浩介绍。
在摸排了68个村居的90个安置小区后,庐江县根据实际情况,首批确定了在有条件的7个镇9个村的安置小区,配建65亩“便民小菜园”,惠及安置群众991户。
“村里出资3万元,流转了小区门口10亩一般农用地,开辟出‘便民小菜园’。210户安置群众认领自家菜地,每户大概有20平方米至30平方米。”湖稍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何锋林介绍。
73岁的湖稍村村民束扣英一拿到菜地,就马不停蹄地忙了起来。“住老房子的时候,我们习惯了种菜。现在搬到这里来,住得好了,还能继续吃上自家种的菜,真好!”束扣英喜笑颜开地说。
“‘便民小菜园’配建工作得到安置群众的一致好评。小区环境更美了,邻里矛盾纠纷更少了,村民干事劲头更足了。”庐江县委书记许华为表示,目前全县7个镇的安置小区配建“便民小菜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