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栀子花开

■ 本报通讯员 王 瑾 本报记者 张敬波

版次:07  2023年06月13日

仲夏时节,栀子花香。6月5日,记者走进旌德县三溪镇霍家桥村大胡山组,只见400亩栀子花正值盛花期,空气里花香馥郁,沁人心脾。

栀子花因其枝叶繁茂,四季常绿,花朵芳香,可作为庭院观赏植物、香料,果实可作为中药及天然染料使用,素有“花中之王”美誉。

“我们村每年可产出栀子鲜果260吨,售价达到4元/斤,预计今年鲜果可收益八九十万元,带动周边村民从事栀子种植或加工,仅务工一项让村民获利8万余元。”霍家桥村党总支书记汪宏亮告诉记者。

2013年,在外闯荡多年的陈宗虎准备返乡创业。他从朋友那里了解到种植栀子花前景不错,经过认真考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旌德县金泰栀子专业合作社,流转380亩土地,从事栀子花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创业过程中,从种苗到施肥、除草、打虫,陈宗虎都亲力亲为。经过近十年努力,漫山的栀子花为他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平均亩产千元。

“一人致富后,要带动全村共同致富。”陈宗虎始终坚持“产业+农户”的经营发展之路,以吸纳就业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今年栀子花盛花期,他的合作社用工85人次,村民日均工资200元左右。

“水稻下了田,闲来无事到这儿帮忙采摘栀子花,在家门口工作,既方便又能赚钱。”采摘工人王四七告诉记者。

“下一步,我准备邀请周边有种植能力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种植栀子花,扩大种植规模,争取将面积扩大到1000亩,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实现共同致富。”陈宗虎说。

“乡村旅游面临发展的新机遇,我们将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规模发展栀子花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多方面增加村民收入,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目标。”旌德县三溪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手机扫一扫]
复制pc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