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茶馆”化解“疙瘩事”

■ 本报通讯员 尚原野 毕舒宇 本报记者 安耀武

版次:08  2022年12月05日

近日,临泉县单桥镇姜楼村77岁村民张加付,因宅基地纠纷来到该镇“心理茶馆”寻求帮助。3年前,他与邻居满某发生争执,原因是他认为满某在自家宅基地建房占用了一部分公用道路。

两家原本是和睦相处几十年的老邻居,因为建房多次争吵,闹得寝食难安。张加付因生气诱发了高血压、胃病等,满某在家3年没有外出务工,失去主要收入来源,身心也遭受了极大困扰。前期,镇、村干部和双方亲属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张加付和满某就是解不开心结,声称看谁能拼到底。

单桥镇“心理茶馆”志愿者赵正红在镇政府工作多年,擅长调解邻里纠纷。她利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帮助求助者澄清其目标、行为、代价,反思其多年来的心路历程,把积压在内心的情绪释放出来,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求助者的情绪方面进行疏导。经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张加付老人终于释怀,解开多年的心结,与满某和解,修复了邻里关系。

作为阜阳市首家乡村公益心理服务平台,单桥镇“心理茶馆”依托2019年成立的“善桥”志愿服务队,以定点服务、上门服务、项目服务、特色服务等形式,开展心理疏导、矛盾化解、社会救助等服务。

“善桥”志愿服务队由阜阳市心理学会会长韦志中担任队长,召集心理咨询师、社工、乡贤、创业人士等志愿者,在单桥镇设置“心理茶馆”总部,定时定点免费接待受助对象。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志愿者还走出“心理茶馆”,进村入户推动儿童心理档案建设项目、“长者倾听计划”心理关怀项目深入实施。

“目前,儿童心理档案建设项目已实现特殊儿童镇域全覆盖,‘长者倾听计划’项目上门服务40余人次。”单桥镇党委书记符心斌告诉记者。

“心理茶馆”自2020年5月30日“开张”以来,以茶为媒,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已接待来访案例428例。

2021年以来,单桥镇“心理茶馆”先后获评全国社会心理优秀服务项目、安徽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单桥镇被评为全国十佳社会心理服务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