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 胡锋

版次:11  2022年11月25日

故乡是有魔力的,它总会不期而遇地在梦中向你发出邀请,让你心心念着回家的方向。每次回乡,总像孩子回到父母身旁一样亲近。

房屋从茅草盖到砖瓦房、再到楼房,像蚕蛹蜕变一样,次次都是新生。茅草屋里的童年,有记忆的欢笑,也有长辈们艰辛的哀叹,但更多的是希望就在眼前。父老乡亲们用希望褪去房顶上的茅草,换成瓦片,俨然牛拉犁耙换成了柴油拖拉机,动力倍增。从瓦房到楼房,拖拉机在换档提速,家家户户里焕然一新,父老乡亲的脸上如有盛开的花绽放,幸福的步子迈得像风一样。

党群服务中心的广场灯光四射,这里是原本是废弃的“龙须沟”,经过改造,如今成了村民的乐园,辛苦一辈子的父老乡亲们相约跳起了广场舞,和谐的舞步踩出幸福生活的鼓点。几位“80后”老人慢悠悠地围着广场闲转,她们是来搜集“情报”的,谁家娃考上了大学、哪家换了辆车、又有谁在城里买了新房,都是关注的重点。老人耳背,身边的人要凑在耳边大声喊几遍,才能听得清。声音大得常常压过了广场舞的音乐,引得跳舞的人都放慢了脚步,随即是一阵爽朗的笑声。第二天,老人们自发充当起播报员,向遇到的人传递昨晚搜集的幸福消息,一阵阵笑声飘荡在村庄上空,飘向那散落着四方游子的他乡。老人们也有遗憾的事,孩子们都搬到城里去了,世代居住的村庄成了欢迎孩子归来的故乡,孩子回乡的次数少了,村口眺望的目光多了。

路边和房前屋后不知名的小花开得正茂盛,似乎和多年前的一模一样。原来只是在房子东侧,现在连房子南侧也有了,它们没有像我一样为了生活而工作在遥望根系的他乡,就像一个忠实的童伴,毫无怨言地等待着离家归来的玩伴。

故乡只是国家像册里一行无人注意的文字,就像是淮河岸边一个普通的注脚,默默地躲在偏僻的角落里,安静而朴实。和山南海北的村庄一起,装订成中国梦的美好乡村册页。耐心地读一读故乡,才会发现美的奥秘——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活跃在乡村的田间地头,那袅袅升起烟火气全是浓浓的乡味。

故乡的样子,在眼里越来越模糊,在心里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