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近期启动。此次专项行动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全面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
近些年,以“养老”为名的诈骗行为时有发生,违法犯罪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大。老人辛苦一生攒下来的血汗钱,是他们安度晚年的养老钱、救命钱,却被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网络知识不足、辨识能力不强、风险意识薄弱,布下“养老诈骗”陷阱。他们打着关爱老年人的幌子,嘘寒问暖以博取信任,利用保健培训、产品推介、投资理财、以房养老等方式骗取钱财,给老年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
恶疾还需猛药医。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公安机关要与网信、民政、金融等部门加强对接协同,依法及时打掉养老诈骗犯罪团伙,严惩违法犯罪分子,达到“办一案、牵一串、治一片”的震慑效应。对于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及恶劣社会影响的案件,坚决依法从重惩处,加大处罚金、没收财产等力度,全力追赃挽损,着力减少受害群众经济损失。同时,根据专项行动积累的经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管理制度,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打击效果,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
诈骗手段五花八门,且不断翻新升级,让老年群体防不胜防。防骗防诈常提常新,防范意识才会入脑入心。严惩违法犯罪,更要增强老年人的防诈“免疫力”。职能部门应广泛宣传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揭露诈骗犯罪“套路”,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子女除常回家看看,满足老人情感需求外,还应及时了解老人的消费需求,为他们提供科学的投资与消费建议,帮助老人有效识骗防骗。老年人应自觉培养理性投资与消费观念,了解各类诈骗手段,提高应对骗局能力,面对形形色色诱惑时,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切勿贪图蝇头小利轻信他人,发现不慎陷入骗局,及时报案,及时依法保护合法权益。
“养老骗局”频发,一个客观原因是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养老需求不匹配、有落差,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根治“养老骗局”亟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改善养老服务与产品供给,大力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比如,及时对智能产品进行适老化改造,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年人在网络世界看得见、听得清、用得了,提高老年人识别网络诈骗的能力。统筹推动老年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落实落细,提高养老服务保障力度,解除老年人后顾之忧。鼓励金融机构优化提升老年群体金融业务,加强涉老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阻断打着金融旗号的诈骗之举,为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