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监委的同志得知我们遇到的困难后,及时帮我们协调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货车出行、工人核酸检测等问题,真是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太和县税镇镇工业聚集区的安徽海鲸水泥有限公司,只见厂区内一派繁忙,10多辆装着水泥的卡车有序出厂。公司总经理阮海燕告诉记者,公司近期接到多个订单,在落实环境消杀、错时施工、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正开足马力保生产。
当前,太和县生产类、建筑类等行业企业正有序复工复产。太和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手抓疫情防控监督、一手抓复工复产保障,及时收集了解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解决问题,为各类企业和项目有序复工复产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
园区“一企一策”差异化防控措施执行得如何?专供企业车辆使用的运输中转站推进得如何?有没有公职人员找借口为难你们?在下沉一线的过程中,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企业查难点、走访民情查痛点、跟踪问效查堵点。为拓宽问题收集面,县纪委监委不仅督促纪检监察干部“下访”找问题、现场查找解决问题,还在暂停接待群众来访的状况下,借助于“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平台,及时公布信访举报电话,畅通企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
安徽富泰发饰有限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企业第一时间组织复工复产。但是,员工的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一时跟不上。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在检查中获悉其他企业也存在同样的“烦心事”后,立即督促县卫健委组织人员进企业帮助员工完成核酸检测。县卫健委在采纳了驻委纪检监察组意见后,组织80多名医务人员,分别到太和经济开发区、城关工业园区进行核酸检测,每天检测人数超8000人,确保了园区内的企业如期生产。
“我们的复工率已经达到90%,生产没问题,一季度的订单也能按时交付,多亏了政府的贴心服务。”安徽富泰发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磊高兴地告诉记者。
位于太和城关工业园区的安徽昊源工业滤材织造有限公司在车辆通行、原材料采购等方面存在困难,太和县纪委监委执纪督导组发现问题后,督促该县城关镇和县有关部门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尽快为企业办好车辆通行证,并跟进协调园区原材料供应商。“园区管委会的反应速度真快,我们的难题已经解决了,车间正在全力生产。”在县纪委监委的回访电话中,该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据悉,截至目前,太和县304家规上企业复工291家,复工率为9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