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许多志愿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平时,他们是公务员、教师、学生、公司职工、外卖骑手、餐厅服务员、家庭主妇……当疫情来袭,他们披上红马甲,穿上防护服,就成了冲锋陷阵的战士。
志愿是一种力量。疫情之下,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许许多多人凝聚成一股力量,同频共振、无私奉献,为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道防线。
志愿是一种治理能力。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不仅有全省登记注册的1260万名“红马甲”,还有每个挺身而出、守护家园的普通人,这是一支自发自愿、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民间力量,是一支没有编制的志愿服务生力军。
当灾害突然来临,志愿者无偿提供紧急援助、生活服务,短时间内集聚起大量人力,运作成本低、效率高。当所有的力量同时守卫着我们共同的家园,就形成一种共建、共治、共享、共情的治理能力。
志愿者是一道社会文明之光,每个人在参与公共生活中产生的社会责任感,展现出安徽的文明高度和社会风尚。疫情之下,安徽的志愿者们用行动谱写了文明的篇章,体现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我们也应该看到,只有以制度化的组织、规范化的管理、科学化的运作护航,才能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充实服务队伍,吸引更多的人持续参与志愿服务。
人人有爱,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让志愿精神在疫情风雨的磨砺中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