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

乔 根

版次:06  2022年03月15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育人育才的关键之举。课程思政通过系统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际技能的教育教学,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有健康心智,有一技或多技之长的人才。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做到既立德又树人、既育人又育才。

全面加强组织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共同配合。校级层面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把课程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中来,统筹各类资源,加大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和保障力度,同时强化分类指导,确定统一性和差异性要求。要结合学校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在教育部门指导下,充分发挥高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联动、学院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高等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打造建强师资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高校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其一,相关职能部门可定期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开展结对辅导,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可接受、能吸收、易消化的语言传授给需要的教师。其二,鼓励各类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采用同行听课、网络学习、外出进修等方式提升政治理论素养,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其三,注重培养塑造教师队伍特别是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责任意识,坚持不懈淬炼提升思政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让所有教师都履行好育人的职责,让所有课程都发挥思政育人功能。

掌握科学方式方法。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时,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形成好学、乐学的习惯,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如车之双轮同向同行,增强协同效应。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还是自然科学类课程,其自身本来就蕴含丰富的知识、理念、能力等。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色,将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政治认同、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教育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针对自然科学类课程的特点,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时,要优化课程内容供给,结合实际,可充分展示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发掘科学家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献身真理的精神,领略科学家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伟大情怀,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有效开展督查检查。检验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必须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督查检查机制。一是发挥各级督导作用,采用校、院、教研室督导听课方式,不定期对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进行评议,查摆问题,指出不足,推动改进。二是强化正向激励引导,在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岗位聘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大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价的权重,特别是强化对育人效果的考核。三是注重成果推广运用,选树先进典型,广泛宣传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积极推介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认真组织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研讨会、报告会、分享会等,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积极营造人人关心课程思政、人人参与课程思政、人人共襄课程思政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本文系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项目[2018jyxm125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