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护群众健康

——记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汪天平

■ 本报记者 田婷

版次:07  2022年01月25日

“血吸虫病现在已经控制得很好了,我们正在努力完全消灭它。”日前,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汪天平和记者分享了他最近正在做的工作,“消除血吸虫病很不容易,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我们要处理好钉螺控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血吸虫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努力做到科学防控、精准防控。”

2021年10月28日,由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共同组织的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视频会召开,我省有2位专家和2个先进集体获得表彰,汪天平是受表彰的专家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为了获得第一手防控科研资料,他坚守在血吸虫病防治一线,时常走村串户,在江河湖滩上留下了足印。经多年的艰苦努力,汪天平带领团队掌握了血吸虫病诊断试剂关键核心技术,并牵头制定行业标准,为防治血吸虫病作出了突出贡献。

除了做好科研工作,在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等一些重大危情发生的紧急关头,都有汪天平的身影。

2009年,汪天平获得被选派至世卫组织工作的机会。当时,他已是省血防所所长。“那会儿,我们单位刚从芜湖搬来合肥,事情繁多。一位老同志对我说,如果所长此时离开,他感觉有些迷茫。我听后心里不是滋味,最终决定留下来,担起责任,把队伍带好。”汪天平回忆道。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袭,1月27日下午1点半,汪天平接到通知:当天5点带队前往武汉抗疫。“我是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参加抗疫,义不容辞。”汪天平说。作为首批援鄂医疗队安徽领队,他带领185名队员连夜奔赴武汉,接管东西湖区人民医院3个病区81张病床、太康私立医院130张病床,不到2天就新建了重症监护室,使大量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为增强团队凝聚力,到达武汉第3天,汪天平在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组织。“我告诉队员们,火线入党最光荣!”汪天平说。队员们争相递交入党申请书。

在武汉抗疫期间,汪天平不仅当好指挥员、战斗员,还是队员的贴心“服务员”。每天清晨,他坚持为上班的队员送行,为他们加油鼓劲;每天晚上,他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分析讨论治疗问题。他还千方百计协调防疫和生活物资,哪怕是一个苹果、一瓶牛奶,也要送到队员手中;开通暖心热线,为过生日的队员送上祝福,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

圆满完成援鄂抗疫任务之后,汪天平又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目前,省血防所通过让年轻人参与科研课题等方式,带动科研能力提升,争取为我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培养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