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草兼用”脆秆水稻将商业生产

■ 本报记者 徐旻昊 文/图

版次:07  2021年10月26日

图为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白湖农场培育的“谷草兼用”脆秆水稻正在收割。

10月21日,在白湖农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2021年“谷草兼用”脆秆水稻关键基因及技术转让签约及示范现场观摩会。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科研人员利用理想脆秆基因IBC培育了“脆而不倒”的脆秆水稻品种“科脆粳1号”(科辐粳7号),是国内首个通过审定的脆秆水稻品种,实现脆秆理论到应用的突破。“科脆粳1号”克服了脆秆材料易倒伏的瓶颈问题,在风洞试验中模拟9级大风情景下依然表现良好的抗倒性,连续多年的生产示范中未见倒伏现象发生。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与合肥物质研究院联合开展脆秆水稻秸秆饲料化研究,饲喂试验结果表明,青贮脆秆饲料饲喂肉羊增重率比青贮玉米饲料和普通秸秆分别提高17.1%、21.2%。

水稻理想脆秆基因IBC以及半显性脆秆基因Sdbc1为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自主知识产权,该基因专利及“谷草兼用”品种培育应用关键技术独占使用权转让安徽荃银高科种业。未来,双方将围绕水稻“谷草兼用”的育种目标,建立高效的分子育种体系以及全基因组选择技术,进一步改良秸秆的饲用品质,从品种源头提升秸秆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