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钩改革不能“藕断丝连”

■ 梅 麟

版次:05  2021年10月26日

日前,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十四督查组暗访时发现,部分行业协会违规开展行政业务,内部管理混乱,乱收费、乱摊派、乱强制现象时有发生。

从性质而言,行业协会属于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可协助政府部门了解市场运行情况,为行业健康发展献言献策,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桥梁”。由于行业协会长期承接部分行政职能,具有“半官半民”色彩,造成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边界模糊,政社不分、责任不清。近年来,国家持续推动行业协会去行政化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应看到,部分行业协会的改革仍浮于表面,对整改要求落实不到位,与行政权力“藕断丝连”。行业协会改革关乎市场公平和经济健康发展,应综合施策补短板,敢于啃“硬骨头”,落实做细改革工作,使行业协会回归公益服务属性。

健全长效监管“强机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革非一日之功。认真贯彻《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等改革文件精神,耐住性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实地摸排各行业协会现状,详细了解行业协会日常业务内容,有针对性出台整改方案,避免“一刀切”改革,提高治理成效。对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不能真正服务企业、缺乏存在价值的行业协会,果断“摘帽”,责令强制退场。明确“谁监管谁负责”,监管任务压实到人,开展改革治理成效“回头看”,对剥离行政业务不彻底、取缔违规收费不积极、维护市场主体权益不到位等情况,既要处罚行业协会相关责任人,也应问责监管者,确保从严监管,将改革目标落实到位。

严打利益输送“腐败链”。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指出,一些政府部门在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中,利益链条依然牢固,变换手法巩固维护甚至扩大既有利益格局的惯性依然很大。个别领导干部在职期间或退休后,接受协会提供的顾问、理事长等职位,主动充当“保护伞”,无形中招致隐形腐败,加大改革阻力。依照《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要求,推动各地行业协会骨干人员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审核是否有公职人员违规任职、安插亲朋好友“入局”行为,一经查实从严处理。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过程中,应杜绝行业协会违规操作,禁止本应取消的行政权力通过行业协会“续命”、为牟取非法利益创造生存空间。若行业协会存在依附行政权力敛财等行为,应调查行政权力来源,追责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斩断裙带利益链,防范行业协会变成“红顶中介”。

提升市场主体“话语权”。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和群众与行业协会打交道,“心中自有一杆秤”。判断行业协会经营是否合规,是否真正服务行业发展,由市场主体说了算。落实做细行业协会改革,应主动邀请企业与群众代表坐下来谈谈心、诉诉苦,鼓励他们大胆说真话,给行业协会改革提供宝贵意见。建立“政府+媒体+网络平台”的多元反馈渠道,出台反馈有奖等激励政策,健全举报人信息保护机制,降低投诉举报门槛,加大违规行为曝光率,让权力寻租隐性腐败无所遁形。通过强有力社会监督,倒逼行业协会加快改革步伐,规范经营行为,以高质量服务满足市场主体需求。